三國時期的劉禪真的如世人所說的是個傻子麼?

關於劉禪的言論從來都沒有什麼正面的評價。最有名的就是一句扶不起的阿斗。後來常常形容一些無法無法扶持成才的人。但是,事實上劉禪真的是一個這麼昏庸無能的人麼。其實不然,以下幾個事實告訴我們,劉禪絕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笨。

三國時期的劉禪真的如世人所說的是個傻子麼?

第一,劉備臨終前曾給劉禪一封詔書,裡面提到諸葛亮對劉禪的評價,四個字,"智量甚大"(原文"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翻譯過來是"非常聰明"。如果劉禪弱智的話,諸葛亮難道是說假話麼?難道是善意的謊言麼?如果劉禪真傻的話,諸葛亮絕不至於用"智量甚大"來形容,肯定會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表達。

三國時期的劉禪真的如世人所說的是個傻子麼?

第二,諸葛亮去世以後,劉禪立馬廢除了丞相制度,任命蔣琬為大司馬,主管行政監管軍事;又任命費禕為大將軍,主管軍事監管行政,也就是把原來集權為諸葛亮一身的職務和權利一分為二,由兩個人擔當,同時又讓兩人相互交叉,相互制衡。後來蔣琬去世後,劉禪乾脆自己親政。這也不像是傻子的作為。

三國時期的劉禪真的如世人所說的是個傻子麼?

第三,公元238年,曹魏出了點事情。按照諸葛亮之前的政策,蜀國肯定要北伐。劉禪下詔書給蔣琬:"賊寇反亂未除,曹睿又兇狠驕橫,遼東三郡人民難於忍受暴虐,於是相互連結,與魏分離。曹睿又大舉興兵征夫,與其相互攻打。往者秦朝滅亡,陳勝、吳廣首先發難,如今有此變故,這是天賜良機。您應嚴整治軍,總率各軍屯紮漢中,一待東吳舉兵北進,兩國構成東西犄角之勢,伺機進擊。"翻譯過來就是,天下有變,我們應該如何如何,這當然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了。但是你也不要輕舉妄動,需吳舉動我們才動。如果吳國動我們也動,兩國一起打曹魏。這樣的一種決策難道是傻子做的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