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明清官窯:青花鑑賞之乾隆時期的器型紋飾

乾隆青花千姿百態,造型規矩,線條柔美,所謂“仿舊需宗其典雅,肇新務審其淵源”,所以器型風格自成一體。其時,青花器物以瓶、尊等陳設觀賞瓷為主,其次是日常生活用品和文房用具。另外,據文獻所載,官窯還生產了許多裝飾器件,如朝珠、帶鉤、翎管、扳指等,但不知這些飾件中有青花製品。

陳設瓷中以瓶類器型最為豐富,有“器自陶成,矩規悉遵古制”的傳統品種,如梅瓶、玉壺春瓶、天球瓶、扁肚天球瓶、膽式瓶、琮式瓶、葫蘆瓶、盤口瓶、直頸瓶、蒜頭瓶,也有在傳統造型上“宗其典雅”的改良器型,如賞瓶、燈籠瓶、抱月扁瓶、橄欖瓶、觀音瓶、三孔葫蘆瓶、綬帶葫蘆瓶、天圓地方葫蘆瓶、貫耳六方瓶、貫耳直頸瓶、海棠式貫耳瓶、四方委角瓶、洗口折肩瓶、雙耳扁瓶、鋪首方瓶、觶式瓶、活環觶式瓶、棒槌瓶和雙聯瓶等。乾隆時瓶耳的變化最突出,僅動物形的就有羊首、象首、象鼻、獅面、鳩首、螭耳等。壁瓶出現於明萬曆時期,流行於乾隆,由於乾隆花瓶的造型豐富,所以壁瓶的造型也很多,但青花壁瓶只有葫蘆瓶、觀音瓶和雙耳六方瓶幾式。

景德鎮明清官窯:青花鑑賞之乾隆時期的器型紋飾


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紋蒜頭瓶


尊的形體較大,造型古樸,有敞口尊、大口尊、燈籠尊、魚簍尊、石榴尊、雙犧尊、三犧尊、貫耳尊、貫耳方尊、貫耳折肩尊、螭耳尊、鋪首尊、夔鳳耳尊、海棠式象耳尊、犧耳漢壺尊、鳩耳牛頭尊、鳩耳鹿頭尊等。乾隆時“制不越尊罍鼎”,所以,尊的造型大多都是以青銅器為藍本,如貫耳尊是青銅卣演變而來,三犧尊則完全仿自青銅樣式。文獻顯示,還新增了羅漢尊、轉旋尊、周車尊、絡子尊、鼠耳尊等新品種。

景德鎮明清官窯:青花鑑賞之乾隆時期的器型紋飾


乾隆青花花卉紋鳩耳鹿頭尊


以青銅器式樣製作的器物還有爵、觚、豆、盉式壺等。其中,盉式壺是乾隆時的新器型,是仿西周中期的四足青銅盉,只是頸要矮些,蓋與執不相連;觚作高體、細腰、翻口式,系仿商代晚期青銅觚樣式;豆,圓腹粗柄,與春秋晚期青銅豆形體一致,不同的是將圓餅紐改為繩紐;爵,仿西周中期青銅爵,為短杯厚流,寬刀形足,與爵杯配合使用的還有歇爵山盤,不過乾隆時稱之為“江山一統爵盤”。

景德鎮明清官窯:青花鑑賞之乾隆時期的器型紋飾


乾隆青花蓮託八寶紋盉式壺、

壺較雍正時的容量稍大些,有方壺、蓮子壺、直流壺和各式圓體壺,圓體壺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流、執與蓋的形狀之上。

景德鎮明清官窯:青花鑑賞之乾隆時期的器型紋飾


乾隆青花花卉紋觚式瓶

文房用具更趨精巧,筆筒直徑漸小,葉式筆洗、書卷式墨床是新創品種,還有縮小了的花瓶,作為案頭花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