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象丛生,中国马拉松需要打“智”办!

年底快到了,火爆了一年的中国马拉松,在快速发展取得耀眼数据的同时,也积攒了方方面面的问题。

以最近发生的苏州太湖马拉松“递国旗”,和深圳南山半马大规模违规,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马拉松仍处于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在不断地重演着许多低级、幼稚的错误。

纷乱中审视中国马拉松,打“智”办,是需要打击一系列“智障”行为,尤其是一些跑者、机构自以为是的小聪明,精致利己,罔顾大众,惹来骂声一片。

乱象丛生,中国马拉松需要打“智”办!

田协召开“奔跑中国”组委会工作汇报会会议现场

监管:更需规矩化

中国田径协会是国内马拉松运动的官方主管机构,具体行使权力的则是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即俗称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田协的管理,决定着国内马拉松运动的发展方向。尤其是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作为主管方,在监管和引导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管理马拉松的是个什么机构

田径乃运动之母,是奥运会、亚运会这种综合性运动会产生金牌最多的项目。马拉松仅仅是田径中的一个小项,如同110米栏、撑杆跳高这种。

不过马拉松却是田径中最具大众化、商业化的一个项目。不管是在全世界,还是近几年的中国,成为大众体育最直接的一种体现方式。

田管中心以前有个马拉松办公室,专门管理马拉松。但是在改制后,改由社会活动部来主管马拉松,该部门主任水涛就是之前马拉松办公室主任。

田协与各地共办的马拉松赛事,一般的赛事,田协会派出工作人员指导、监督,较重要的赛事,水涛就会出席。影响大的赛事,田管中心主任或副主任则会到场。

也有一些马拉松,会邀请到更高级别的体育总局领导出席,像年初的厦门马拉松,时任总局副局长蔡振华就出席了开幕式。

乱象丛生,中国马拉松需要打“智”办!

田管中心社会活动部主任水涛

2、最大的获益者

根据刚刚在昆明举行的全国田径工作会议上透露的信息,截止11月2日,今年国内已举办800人以上路跑、300人以上越野赛共计1072场,参加人次530万。其中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310场,参赛人次320万。协会认证赛事中,协会共办赛事243场,协会赛事57场。

正如田管中心主任所表述的那样:以马拉松为龙头的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引领了全民健身新时尚。由于国内马拉松运动的火爆,也使田协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前田管中心主任,去年已升任总局局长助理,后又升至副局长。

这种名声之外,国内马拉松运动也带给田协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今年田协共办赛事已有243场,共办一场,就要给田协缴纳10万元管理费用(尚不包括一系列差旅费等)。

3、厘不清的责任

国内主流马拉松赛,田协均是主办方之一。

就拿今年国内马拉松最大的热点、苏州太湖马拉松的“递国旗”一事来看,田协正是主办单位之一。而且“奔跑中国”系列赛,田协同样是主办方之一。

作为主管机构,田协共办,意味着赛事的一系列规范化标准。但在实际赛事运营上,田协也没有精力和能力去过问的。

但是作为国内最权威的业务主管单位和赛事主办单位之一,肯定不能只管收钱,出了问题亦需积极面对,并迅速找出应对之策,以指导其他赛事,莫犯同样的错误。

“奔跑中国”是从去年4月启动的,其流程中一直有递国旗的环节。一年多来,莫非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田协一直不知情?

而且跟田协共办的赛事,田协一般都会派工作人员下去,他们都没注意到国内选手冲刺时,有人在赛道上递国旗吗?

11月18日的“递国旗”事件后,田协于11月22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加强全国马拉松赛事竞赛组织管理的通知》,要求“任何仪式活动不得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不得影响选手间的公平竞赛”。

在11月25举行的“奔跑中国”系列赛绍兴马拉松冲刺中,国内冠军照样身披国旗,据悉是从场外递进去的。

11月29日,田协又召开了“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组委会工作汇报会,传达了上述通知精神。田管中心党委书记、田协副主席王楠说,中国田径协会重申,各赛事组委会要高度重视竞赛组织工作,严肃赛风赛纪,严格执行马拉松比赛的规则和竞赛规程。

乱象丛生,中国马拉松需要打“智”办!

运营:要有专业性

马拉松比赛的运营商,乃是一项赛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随着国内马拉松的热潮,也诞生了一批专业的赛事运营公司,有大有小,大家各自发力点也不同。

1、招标

今年国内很多马拉松都进入了重新招标阶段,在招标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也是当前社会的真实写照。

杭马招标,中标的不是更有经验和能力的原运营商智美体育,而是本地化、没有怎么运营过马拉松的阿里体育。

广马招标,设定了运营过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的门槛,就在大家都以为广马前六届运营商智美没资格时,一夜之间,智美宣布,自己是金标赛事东营马拉松的运营商,神奇吧。遗憾的是,最终智美并没有凭借这一“优势”中标。

深圳宝安马拉松招标,赛格智美7月中标,10月弃标。再行招标,预算从1000万涨到1980万,智美体育中标。赛格智美跟智美体育的关系,尽在不言中吧。反正,该拿到的,没失去。

招标,考验的是运营商在专业程度之外的另一种能力。你想拿下赛事运营权,先得过招标这一关,怎么过,个中学问多多。

重要的是,大家都需要遵守规定,不要为了目的,幺蛾子频出。表面上看,是拿到了运营权,但失去了很多无形的东西。这些无形的东西,终究会在以后,以你不想看到的方式还回来的。

2、品牌

赛事运营商靠什么在马拉松市场立足?赛事品牌。

国内最牛的运营商是中奥路跑,目前手中握有北马、广马和汉马三个赛事运营权。这三个赛事,均是国内顶级水准,名额难求。中奥之前就运营北马,这两年才开始扩张。

由于有运营北马的厚重积淀,加之有田协背景,中奥的思路很清晰,手中也都是优质资源。

国内最大的运营商是智美体育,在今年接连失去杭马、广马和沈阳马的运营权后,手中依然拥有大量的二三线城市马拉松运营权。“奔跑中国”也是由其运营的。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智美完全以市场化运营马拉松。不能说智美运营的赛事就不好,怕就怕比较,同时一线城市,大家会拿广马和深马比。都是省会城市,那就看看长沙和西安谁的马拉松更好。

也因为赛事太多,智美被广大跑者诟病最多。智美,是需要低头认真做自己的“样板”赛事,而不是旗下所有马拉松的流程化、标准化。

上马运营商东浩兰生,一门心思运营好上马系列赛。厦马运营商厦门文广,也有向外扩张的势头。相比之下,汇跑赛事、中迹体育、中体体育等运营商,也都靠着自身努力,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汇跑运营的无锡马拉松,口碑甚佳,今年他们竟然借着马拉松名义,在12月9日搞一场锡马新年音乐会,作为明年锡马的启动。

布局珠三角的中体体育,近两年进步显著,其运营的赛事在一点点获得跑者认可。

各家运营商的竞争,眼前是一个态势,三五年后又是一种格局。之后的格局,就取决于眼前各自的努力。

乱象丛生,中国马拉松需要打“智”办!

3、方向

每个运营商,都有自己的梦想,都在憧憬这美好的未来。

从眼下国内马拉松运营商的格局来看,不管是手握优质资源的中奥路跑,还是大量赛事的智美,或是小资情调的汇跑赛事,坐稳珠三角的中体体育……正是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国内马拉松的繁荣。

在中国马拉松野蛮生长的背后,也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乱象,作为运营商,首当其冲。

“递国旗”事件后,需要的是运营商及时站出来,解释事件的原委,而不是堂而皇之地告诉大家:我还要递!

“奔跑中国”是当前国内最成功的系列赛,有自己的特殊流程,没有错,前提是建立在符合竞赛规程的基础上。流程必须严谨,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一旦出现概率不高的偶然事件,便乱了方寸。

“递国旗”事件,随着田协召见组委会,可能就告一段落了。在之后的“奔跑中国”深马和宝安马中,还会不会有递国旗的事情发生?或者是运营商想别的办法去递,或许央视直播不会再告诉我们,但并不预示着就可以乱来。

南山半马因为大规模的违规,可谓出足“风头”,对于想冲击金牌赛事的他们而言,大概率是没戏了。赛后乱拿补给品、套牌、抄近道、赛道上骑车,充分暴露了组委会管理上的滞后。

中国马拉松的未来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批运营商的努力程度,出问题不怕,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遮掩至上 。

乱象丛生,中国马拉松需要打“智”办!

跑者:加强自律性

中国马拉松的大发展,跑者是最直接的获利者。遍地马拉松,去体验、去享受,在马拉松中,你总能找到一份只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此同时,跑者更应尽到自己的责任。

1、有敬畏

一个马拉松赛的口碑,最终是通过每名参赛者来体现的。

马拉松属于极限类运动,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你想跑马拉松,首先,必须得尊重这项运动,心存敬畏感。

如同竞技运动员一样,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普通跑者,为了在马拉松赛中展现自我,需要的是平时认真、刻苦的训练。只有你准备好了,才有资格,才能更好地站在马拉松赛道上。

你还得无条件地遵守马拉松的各项规程。每个马拉松都有自己的竞赛规程(可能大家都是复制粘贴的),认真阅读这份规程,并要求自己做到,是基本要求。

我们知道的一些马拉松的乱象,根源就在于大家对于规则的漠视。每名参赛者,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都有各自的想法,只有尊重规则,才是对自己负责,为赛事着想。

我们暂且不争论绍兴马拉松上,那名医生对突然晕倒的参赛者的救治手法的专业问题,作为跑者,你是否聆听了医生的建议?医生让你等着救护车,你要自己走,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规则是不是让大家随意去打乱的,打乱规则者,看上去即时便利,却是一种真正的“智障”行为。最终害的是自己,麻烦的是别人。

2、有底线

做人,要有自己的底线,作为一名跑者,在马拉松这种大型活动和比赛上,也要坚守基本的底线。

以南山半马赛后的补给发放为例,很多人抱怨,组委会为什么不提供个袋子啊?是的,以往都是装成一份份让大家带走,今年换种方式,没有袋子提供,意味着就让你现场食用,你不想吃,那就放弃吧。

看到志愿者不是按人头发放,一些人就看到占便宜的机会了,拿个不停,打包带走。生活中,你会不会就这样?为了一点小便宜,脸也可以不要?

有些马拉松赛上,个别人竟然拿袋子打包带走能量胶,你这是去跑马,还是采购去了?

纵然组委会在物品的发放上不够严谨,但是所有的规定,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面对不设底线的个别人,真要专门制订规矩的话,就显得中国的马拉松也太“病态”了。

只要心有底线,大家都能够在规则框架下参与马拉松,哪会有什么乱象?乱象越多,表明跑者无论是作为人,还是作为参加马拉松的群体,其整体素质迫切需要提升。

乱象丛生,中国马拉松需要打“智”办!

3、不乱来

就在南山半马组委会快刀斩乱麻,公布了258名违规者后,大家以为就告一段落了,熟料又曝出有女跑者在赛道上骑共享单车的照片。

这是在旅游么?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别解释自己不知道,你难道不看看,除了自己之外,还有骑车的么?

还有抄近道,说起来倒是不影响别人,但是大规模罔顾“游戏规则”,只能表明,你们还没准备好参加一场马拉松。既然如此,那就不要站在跑道上啊!

严格来讲,运营商在赛道上让志愿者给冲刺选手递国旗也属于乱来。上上下下,大家都不以遵守规则为荣,都想着精致利己。

马拉松在国内热起来,也就是这几年的时间。目前,热度仍在继续。要想让中国马拉松健康、有序、稳定地向前发展,需要管理者、参与者,都能摒弃自以为“智”的一些行为,否则,智障行为不断,受损的是整个中国马拉松。

中国马拉松鲜有能上外媒的,这不,最近的“递国旗”和南山半马就都上了,中国马拉松传递给世界的,难道就只能是这些吗?

请给马拉松一点尊重,中国马拉松才会有健康、光明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