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民從勞作中得到的人生哲理

比起“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份怡然自得,我更向往“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的那份對理想的堅定。

一個農民從勞作中得到的人生哲理

“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險,不去拼一份獎學金,而是整天掛著QQ,刷著微博,逛著淘寶,玩著網遊,幹著80歲該做的事,你要青春幹嗎……”你是否被網上這句流行語觸動了心底那一絲早已沉靜的激情?很多人都知道,天賦不如努力,努力不如選擇,選擇比努力重要。但是,在我看來,選擇固然比努力更重要,但是選擇本身就是一種需要大量練習、大量努力來磨練的技能。

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很多人會抱怨自己當前的處境,沒有別人的生活好。但是我們何曾想過這樣想的時候,為什麼不在這美好的青春年華,挑戰學習和工作中的未知,為自己的夢想打拼呢?而是夢想著要什麼有什麼,不缺錢,不受委屈,安逸的享受著舒服的日子,甜甜美美的過著人生的每一天。

一個農民從勞作中得到的人生哲理

要知道我們不付出哪來的收穫?

青春,每個人最芬芳的年華,也正是每個人吃苦的年紀。當然,你也能夠選取安逸。但是,你就應明白你此刻選取的安逸都將會在未來付出慘痛的代價。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吃,年輕的時候不拼搏、不折騰、不吃苦,難道等芳華老去的時候去抱怨、去後悔、去鄙視自己嗎?不要在辜負了自己的大好時光,不要在吃苦的年紀選取安逸。

一個農民從勞作中得到的人生哲理

什麼是吃苦?吃苦就是做你不願意做的事,做你不敢做的事,做讓你痛苦的事。漫漫人生本就是先苦後甜,不想苦一輩子,就要苦一陣子。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裡,不論我們想或不想,總有一些讓我們羨慕的人與事,猝不及防地出現在手機的屏幕裡。誰是世界首富,誰入了福布斯排行榜,誰是新上榜的年輕精英,我們一清二楚,而對於他們所吃過的苦,我們則大多不清不楚。

一個農民從勞作中得到的人生哲理

當你看到一條精妙的廣告讚不絕口,你覺得做營銷好潮,可以把握市場脈搏,縱情揮灑自己的創意。

當你看到一位做房地產的朋友,每天和有錢人出入各種高檔場所,發著各種揮霍的微博,你覺得做房地產好賺錢。

他所吃的苦,是早就開始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從N年前的數據查到昨天,一點點的做著細緻無比的分析。

他所吃的苦,是為了去爭取一個客戶,和農民工擠在一輛臥鋪大巴車上,冒著被偷被搶被撞車的風險,一邊敲郵件,一邊環顧周圍詫異的眼神。

他成功的取得了讓人望塵莫及的榮耀,只因為他是一個懂得吃苦的人,能夠承擔得起那種厚重的魅力。他辛勤工作的身影,他隨時洋溢的才華,他的一切禁得起歲月的推敲。

一個農民從勞作中得到的人生哲理

在最能學習的時候你選擇玩,在最能吃苦的時候你選擇安逸。這是年少去少華傾負,再無年少之時。錯過了人生最為難得的吃苦經歷,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會顯薄。你為自己設置了一條很低的吃苦底線,就不要去羨慕別人快意生活的極限。

一個農民從勞作中得到的人生哲理

當你經歷過風吹雨打之後,也許會傷痕累累。但是當雨後的陽光投射到你身上,那時你會欣喜若狂。並不是因為陽光的溫暖,而是苦了心智,勞了筋骨,餓了皮膚之後,你依然站在前進的路上。蔡康永說:“苦味存在,是為了幫助我們下次趨吉避凶,不是每餐拿來給我們下飯的。”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不過是吃了一次苦頭,漲了一些經驗,然後才能知道怎樣可以又快又好地辦成一件事情。

一個農民從勞作中得到的人生哲理

其實你現在在哪裡,並不是那麼重要。只要你有一顆永遠向上的心,你終究會走上那條成功的路。這也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最簡單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