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是反坦克最有效武器?這項研究如果不半途而廢,歷史都將改寫

坦克是反坦克最有效武器?這項研究如果不半途而廢,歷史都將改寫

盡享電影魅力,尊重電影本身,哈嘍,大家好,一部優秀的戰爭片不會美化戰場,不會無視常識,不會粉飾死亡,不會矮化敵人,更不會宣揚戰爭,《血戰鋼鋸嶺》基本上都做到了。影片根據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改編,主要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卻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七十五個戰友的傳奇故事。

坦克是反坦克最有效武器?這項研究如果不半途而廢,歷史都將改寫

電影雖然是兩年前上映的,但算得上是戰爭片裡的佳作,相信不少人已經看過,劇情什麼的就不再多做介紹,今天主要和大家說說影片中出現的陸軍單兵裝備。不過在此之前,先說一群人,《血戰鋼鋸嶺》中那些專業的武器,逼真的戰鬥場面背後都是這些人調教而來的,國外很多戰爭電影中都有類似的“神秘人士”。

坦克是反坦克最有效武器?這項研究如果不半途而廢,歷史都將改寫

他們不太被人談起,演員的前期訓練和現場指導卻都由他們來負責,電影裡的軍事場面、軍用道具的挑選和使用和他們息息相關,他們就是軍事顧問。《血戰鋼鋸嶺》的軍事顧問是喬恩·艾爾斯,擁有二十五年的澳皇家海軍服役經歷,軍用服裝供應商則來自中國。

坦克是反坦克最有效武器?這項研究如果不半途而廢,歷史都將改寫

話不多說,下面直接給大家介紹武器,影片中文斯·沃恩飾演的霍威爾中士有把特殊配屬的槍——M3A1衝鋒槍,其中有一段單獨展示該槍射擊的戲。因為M3的外形,它有個綽號叫做“黃油槍”,第二世界大戰爆發以後,美軍為了滿足對沖鋒槍的需求,造價昂貴的湯姆森衝鋒槍被M3取代,一開始M3的目標就是“具備最出色的生產性能”,簡單點說就是容易大批量的生產,設計過程中還參考了英國的司登衝鋒槍,二戰後M3也一直在美軍中使用,直到1990年,美國武器裝備清單中仍然有M3衝鋒槍的身影。

坦克是反坦克最有效武器?這項研究如果不半途而廢,歷史都將改寫

影片中一名美軍陸軍士兵肩上扛著火箭筒向日軍陣地側翼發起攻擊,這裡用的火箭筒是M1巴祖卡火箭筒,在二戰和二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巴祖卡”系列火箭筒在美國陸軍的反坦克武器中都是佼佼者,現在聽起來可能有些不可思議,但在過去一直存在一個著名論斷,坦克是反坦克的最有效武器,是巴祖卡的出現讓那些美國大兵們面對德國坦克攻擊擁有自信。

坦克是反坦克最有效武器?這項研究如果不半途而廢,歷史都將改寫

早在一戰的時候,交戰各方就注意到了火箭在現代戰爭中的應用,看著已經取得緊張的德、俄兩國,美國不甘落後,啟動了研究單兵火箭筒的項目,可惜一戰結束,這樣一種大有前途的武器被打入冷宮,研究工作半途而廢,如果當時能把研究繼續下去,二戰爆發的時候歐洲陸軍能用上這種武器,德國的“閃電戰”可能就是另一種結果了,世界歷史都有可能被它改寫,喜歡戰爭片的影迷,不妨看一下《血戰鋼鋸嶺》,感謝大家收看這部電影,喜歡的記得點贊收藏吼,我們下期再見。(立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