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增发短期增至三例,券商投行负重前行?

公开增发短期增至三例,券商投行负重前行?

公募私募券商新闻

公开增发短期增至三例,券商投行负重前行?

“虽然对于承销商来说,公开增发面临着包销的压力,相对定向增发而言比较有难度。”北京某大型券商非银分析师对于目前不断涌现的公开增发融资项目,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但是,券商近几年整体经营压力较大,急需拓展业务,以寻求利润增长点。所以,基本上只要企业有相关融资需求,券商大部分还是愿意接这样的单子。”

公开增发增至三例

1月2日,紫金矿业发布2018年度公开增发A股股票预案,拟公开增发募资不超过80亿元,用于收购海外矿山。

自2018年10月公开增发重启以来,截至目前,已有三家A股上市公司拟通过公开增发的方式进行再融资。

公开增发短期增至三例,券商投行负重前行?

目前来看,除紫金矿业刚刚披露预案外,另外两家已在走审批流程,且进展顺利。证监会官网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拓斯达公开增发申请已于2018年12月13日获得证监会受理,新泉股份也于2018年12月25日获得受理。

公开增发短期增至三例,券商投行负重前行?公开增发短期增至三例,券商投行负重前行?

主承销商如何选择

关于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时如何选择主承销商,有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企业会优先考虑其IPO承销保荐机构。因为总体来看, IPO承销保荐机构对该企业的实际情况更为熟悉。”

不过,记者注意到,拓斯达于2017年2月上市时的保荐机构为安信证券,不过在2018年11月,其发布更换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的公告,聘请招商证券担任本次公开增发的保荐机构(暨主承销商),并与安信证券终止保荐协议。

“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

记者还注意到,另外两家企业并未披露公开增发的主承销商。如果依据常理,企业再融资在选择主承销商时,会更加偏向于原IPO承销保荐机构,那么新泉股份会倾向于选择中信建投证券,而紫金矿业可能会选择安信证券。

目前来看,新泉股份直至获得证监会受理通知,也未发布更换承销保荐机构的公告,那么其公开增发依旧选择中信建投证券的可能性非常大。记者就此采访了中信建投相关人士,并未获得明确回复。

此外,紫金矿业刚刚披露公告,仍有更换主承销商的可能。记者就相关情况采访了紫金矿业董秘办,对方表示,主承销商的选定还需要董事会会议决定,目前没有确切消息。而安信证券对此未作出正面回应。

券商“饥不择食”?

据了解,公开增发作为企业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之所以销声匿迹4年之久,主要是因为对比其“孪生兄弟”——定向增发,有着明显的劣势,而定向增发在当时更加符合各方利益的权衡。

那么,公开增发为何在4年多后又“重现江湖”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上海某券商投行部总经理告诉记者,“2017年以来,证监会对定向增发从严监管,加上股市行情低迷,很多定增项目表现并不好。”

上述人士进一步向记者表示,另外,定向增发要求锁定期至少一年,发行期首日(定价基准日)不低于九折,而公开发行虽然不打折,但也不要求锁定。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定向增发相对于公开增发优势不再,投资者在权衡后,反而更加接受公开发行的方式。

另外,有券商非银分析师向记者表示,一方面,目前企业融资难度比较大,尽管公开增发对于企业的盈利要求较高,同时需要向投资者分红,一些对于未来经营较有信心的企业依旧愿意通过公开增发的方式进行融资;另一方面,近年来券商经营承压,投行业务也不例外,所以尽管公开增发包销的承销模式难度大,让主承销商很有压力,但是为了拓展业务从而增加利润,券商投行愿意硬着头皮接单子。

由此看来,在市场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相对于定向增发,公开增发原有的劣势不得不被接受,而定向增发的优势也没那么明显,公开增发因此应时应势复出。

在定向增发大幅萎缩的背景下,公开增发很可能逐渐升温。“除了目前出现的3家,可以断言,2019年公开增发的融资方式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某券商专业人士斩钉截铁地表示。

国际金融报记者 刘新余

公开增发短期增至三例,券商投行负重前行?

《国际金融报》金融中心等你来爆料!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募 私募 券商一手资讯

公开增发短期增至三例,券商投行负重前行?

财经新闻纵深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