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时隔7年将再访华,如何解读安倍的访华之旅?

高天乐


10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这是他2012年再度出任日本首相以来首次正式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本首相就任后6年才正式访华,这在两国关系史上绝无仅有。


中日关系复杂、微妙程度可见一斑。

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一点,这也是2006年安倍首次出任日本首相后第二次正式访华。这12年,是中日关系、东北亚乃至整个国际局势巨变的12年。《南风窗》此前的《安倍正式访华,中日关系翻篇》一文提到,预判中日关系未来的走势,安倍是一个绕不开的政治人物。安倍这次北京之行,有必要放在这个大背景下去理解。


国家正常化是安倍的政治夙愿,这一点在他2006年首次出任首相时已有所体现。安倍在那一任期内,日本把防卫厅升级为防卫省,并提出修改和平宪法。再度出任首相后的2013年,安倍内阁把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生效日)定为“主权恢复日”。


安倍设定这个纪念日,与其说想庆祝“主权恢复”,还不如说是在提醒国民——日本的主权还没恢复。原因不难理解:衡量国家主权“成色”的一项关键指标,是在内政外交上有多大自主权。《经济学人》杂志2013年5月“安倍的宏大计划”一文中写道,他(安倍)属于这样一种少数派,即把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监护视为羞辱。


在日本社会,安倍的这个政治观是否属于少数派可能见仁见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政治精英中他绝不是少数派。《南风窗》上述文章也提到,国家正常化在日本政党中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政治共识,差异只体现在实现路径、推进节奏上。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日本“主权缺失”最大的原因在于美国,在“制度”层面与中国可以说没有任何关系。包括安倍在内的日本政治精英不会不明白,即便成功实现修宪,日本的国家正常化依然是象征性的,外交上能在多大程度上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非唯美国马首是瞻,才是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倍政府在外交上与美国拉开了多大距离,也是其国家正常化上多大意志的体现。


安倍再度出任首相后,在外交上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同时加大对中国、俄罗斯外交的投入,以期改善与这两个国家的外交关系。而中俄也是近年来与美国关系颇为紧张,并被特朗普政府明确定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国家。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贸易战升级,安倍率多达500人的庞大经贸代表团访华。这,就是“距离”。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动力,并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双边关系压舱石的角色。中日关系的升级,经贸还会是动力。安倍这次访华,中日两国“第三方市场合作”是最大的亮点,甚至可能成为双边关系升级的“孵化器”。


中日关系转暖的节点,在于安倍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的转变。但受制于日美同盟关系,以及目前特朗普政府对华外交的对抗性,安倍不可能高调宣示对“一带一路”的支持。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最大意义在于,它很大程度上是日本对“一带一路”实质上的支持。


今年4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访日期间,中日就“第三方市场合作”达成共识。5月李克强总理访日时,双方就此达成协议。9月25日,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工作机制”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安倍访华期间,双方将举办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


由此可见,安倍政府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已经从此前的试探性转变为实质性、制度性的合作。据日本媒体报道,这次安倍访华期间,中日可能就双边合作签署约30份备忘录。安倍访华期间就“一带一路”与中国签订正式协议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那会增加日本的外交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倍在“只做不说”。


这种“只做不说”的示范效应不容低估。《澳大利亚人报》10月21日的文章写道,对澳大利亚来说,日本的这个模式不错,“我们不必在这个倡议上签协议,但可以以各种形式参与其中”。如果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落地并初见成效,西方尤其是欧盟对“一带一路”的疑虑和阻力将会缓解。此外,中日合作可以避免恶性竞争,同时缓解“一带一路”对象国对中国影响力过大的担忧。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来说,日本的潜在价值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日经新闻》9月报道,安倍政府在日中“第三方市场合作”上提了4个条件,即顾及对方国家的财政健全性、开放性、透明性和经济合理性。乍一看,这些“条件”与美欧对“一带一路”的指责类似。但这个“类似”需要区别来看。日本“提条件”有政治宣示的意味,东京需要通过表明与欧美的“相似性”来减轻与中国合作的压力。另一方面,日本也是在明示自身在中日合作中的价值,因为这些“条件”正是其历史上经验和教训的积累。


如何做才是关键。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野村控股联合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将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一道,设立一项金额达1000亿至2000亿日元的基金。这项基金主要投资对象是中日两国企业,也对中日企业进入第三国提供资金援助。值得注意的是,中投公司2017年与美国高盛也设立了类似基金,但在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该基金的运作事实上陷入停顿。


趋势很重要。在不确定性时代,日本政府和企业,已经在用具体行动做选择。“不说”是担心触怒特朗普,“做”是因为经济利益。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统计,2017年日中双边贸易额是3293亿美元,同比增长9.2%。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32.7亿美元,同比增长5.1%。而这一年,中国吸纳的外来投资仅增长1.9%。


9月30日,特朗普政府敲定《美墨加贸易协定》,这对日本来说绝算不上是好消息。这份协定的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强化以美国为中心的生产链,打造“北美贸易堡垒”。打造堡垒是为了应对外部竞争。


1980年代末期里根政府启动北美自贸协定谈判,很大程度上为了应对日本、欧盟的经济竞争。北美自贸区带来的成本优势,是美国汽车企业抗住日本、德国同行压力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企业大举对华投资,正是在日美《广场协议》签署(1989年)之后。日本成为那个历史时期第一个解除对中国经济制裁的发达国家,当时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成为日本在美国贸易大棒下“止损”的重要选择。

如今特朗普在如法炮制。他战略竞争口号下,隐藏着经济竞争的逻辑。经济上立不住,战略竞争无从谈起。美国打造“北美贸易壁垒”,欧洲有欧盟做靠山。日本在经济竞争上不可能单打独斗,以东亚为依托是当然选项,其中与中国合作至关重要。

当然,合作不可能一帆风顺。特朗普政府不会无视中日接近,即便是在经贸领域。《美墨加贸易协定》达成后,美方官员已经明确表示会把协定中的“毒丸”条款应用到美日贸易谈判中。这个“毒丸”条款事实上阻止了加拿大和墨西哥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被称为是“侵犯主权”条款。可以想见,特朗普对日本实施“毒丸计划”,无疑会触动日本的“主权缺失”伤疤,安倍政府不太可能轻易接受。

安倍在访华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将通过此访“把日中关系推升至新阶段”。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安倍此言都不会只是政治宣示。他在出席明治维新150周年仪式的讲话中说,“我们正在迎来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习近平主席也多次提到“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大变局下必有大变化,中日关系“谋变”的时刻已经到来。


南风窗NFC


时隔7年将访华,安倍晋三再次中国行,没有访问成果亮点都不好意思。这次,中日关系出现了新的思维,两国除了各自重视对方市场,现在要中日联手,开发第三方市场了!

这是一个大手笔!

在安倍晋三首相抵达中国的当天,商务部25日举行记者会,有记者问到了

“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问题。

发言人对这个“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做了非常正面的肯定和期待:“中日两国经济互补性比较强,合作基础深厚。第三方市场合作将成为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新的增长点,为两国务实合作开辟了新的路径”。

一个字:新!

在安倍访问之际,还在北京召开了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两国从政府层面确认将发挥优势,促进本国、本地区甚至世界经济增长。解读一下,就是这个意义不仅仅是针对中日两国的,也是本地区的,同样也是世界级的。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表示,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开启了日中合作的新篇章,日方愿与中方扩大经济合作,形成长期的多赢关系。

能够形成“第三方市场合作”,首先说明的是中日两国存在的意愿,其次是合作的优势,比如中国在装备制造、人力资源、企业决策速度,融资渠道方面体现出特色。日本则是技术强、品牌硬、口碑好。

双方联手的话,可在第三方市场开展“交通物流、能源环保、产业升级”等领域取得突破。

可以预期的是,这会是典型的“一加一,大于二”合作

第三方究竟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不局限于中国和日本两国市场了,而是着眼于中日以外的第三方市场了,比如缅甸、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市场,以及中东西亚、非洲市场等,对外以“中国+日本”的名义,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属于创举。

中日合作,将减少或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损耗,两国技术、资本、人力、品牌优势互补,谋求的是“双赢”或“多赢”,在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战成为持久战的今天,两国都需要突围,中日抱团,这个信息量和想象空间就不可限量了。

中国有近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中国正在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举措。

过去40年,中国除了是日本企业的市场之外,也是日本政府的“受援国”,中国官方也肯定,日本对华官方资金合作,俗称ODA,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今,日本和中国在过去关系的基础上,将平起平坐地参与第三方市场的共同开发,

地球上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决定联手做生意了,这是什么概念?

有请特朗普先生了解一下。(完)


蒋晓峰Terry


日本首相安倍访华近期引起了关注,安倍选择在此时访华有其深意,可以说,日本选择此时忽然转向和我国靠拢,既有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也有日本自己的小盘算,但是不论如何,接触接触,联系联系总是好的,还是应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此事。

美日关系的走向对于日本的战略选择有重要影响。


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两国一衣带水,同处东亚地区,可以说正是中日两国主导了东亚地区的百年历史,两国关系会对整个地区乃至世界的局势产生深远影响。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日本发动了加征钢铝关税的协议,日本几经谈判,依然不能取得美国的谅解,美国这还不算完,要求日本迅速填平对美国7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让美国不再亏钱。

不论安倍如何选择,美国在日本的驻军都是日本挥之不去的影响。


这些行动,加之美国现政府上台就退出了TPP合作协议,让日本感到了不稳定和不安全,特朗普灵活和善变的外交,让日本无所适从,即便是久经世故的安倍,也难以应付,于是日本在吃亏之后,必须要寻找另外一个足够大的合作伙伴来弥补美日关系不稳定带来的损失,同时寄希望和我国的合作来稳定自己的经济形势。

安倍释放了一定的善意,这是好事。


安倍访华带来了一个500人的经济团,其目的不言自明,但是安倍在访华前停止了对华ODA贷款,这是被日本国内的一些强硬派的压力施压导致的,安倍为了平衡访华对其他另外一派的影响,选择停止ODA贷款来作为安抚。



与此同时,他又释放出了很多有助于改善关系的其他信号,比如日本开始把自己的印太合作和我国的一带一路对接,我国和日本开始互相在外汇中加入对方货币的份额,日本开始准备购买我国国债,这些比较积极的信号表明,安倍还是愿意通过一些行动来改善关系,达到一种降低美国影响,增加自己谈判砝码的目的。

美日同盟也不会被打破。


不过,合作总是好的,我们总是欢迎合作的,希望以后两国关系能够更好的发展。


海事先锋


中日一衣带水,在历史上,有仇恨,但也有友谊。就当下而言,如果日本放弃反华立场,两国当然以和为好。

中国有中国的利益要维护。日本也有日本的利益要维护。在过去七年里,中日之间的矛盾是可以理解的。

安信身为日本首相,其极力维护日本利益,这本身没有错误。他现在有意改善日中关系,我们理应欢迎,支持。

国家间的关系是相对而存在的。没有永恒的友好,也没有永恒的敌对。因势利导,方为正道。

欢迎点评。


WM晓奇


其实这个关于中日关系的问题还是很值得探讨的。

日本首相10月25日开始访华。

先来看看安倍此次访华到底有何深意!

这是安倍晋三时隔7年再次访华。在来华前特别召开了媒体吹风会。

安倍晋三说 中日友好与合作是世界和地区共同繁荣的的责任

强调发展稳定友好合作关系,把中日关系提升到新的台阶是本次访问的首要目的。

乘此机会,共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 。中日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可以管控分歧 ,协作共赢 ,共同发展 。 中国的发展对于日本乃至全球都是重大给予,中日经济关系密切牢不可分。

强调对第三方国家的投资进行合作互补,实现共赢。

强调维护公平的世界贸易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贸易保护主义最终不会带来好处,强调世贸组织下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性。

重申一个中国的立场

看看安倍这次的口吻是不是和中国平时倡议的很相似。日本媒体上霸屏的一句话 “ 希望通过访问,把两国关系推上新台阶。”产经新闻 读卖新闻 共同社 朝日新闻 等日本媒体统一口径的头条。

日本的战略随着美国的战略调整也在发生着偏转。

还记得奥巴马时期安倍的政策么?

TPP条约中逢迎美国,不惜对日本农业割肉,为的是在全球贸易中遏制中国。

进行亚非拉金元外交,与中国抢夺基建和贸易资源。

钓鱼岛事件和中国对着干,寸步不让。

在台湾问题上和美国一起眉来眼去。

原因很简单,奥巴马时期美国的核心战略是亚太再平衡,作为东亚战略盟友

而今2016年特朗普上台了。美国的战略发生了重大调整,对日的变脸速度之快,日本着实有点蒙。

安倍对于特朗普的态度从巴结到蒙圈,再到观望,最后到不能指望。

我们来看看现在日本对外关系是怎么样的。

新任特朗普17年底上台做的第一个外交举措就是退出TPP协议,日本苦苦哀求无果。

18年5月份 作为美国的亲密盟友,日本是唯一没有获得钢铝关税豁免的国家。

于是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对日本步步紧逼相反,中国和日本的经贸关系一直在回暖。前不久,中日双方不但达成了本币互换协议,中方还给与了日方2000亿元的RQFII额度,在东京设立人民币清算行也提上了日程。

18年6月新加坡金特会

“朝鲜如何在美国的经济制裁下支付巨额废核费用”的问题时,特朗普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觉得这笔钱应该由日本和韩国出,毕竟这俩国家和朝鲜离得都近。但美国并不一定会帮助他们,我们的钱还有更多地方要用……”

于是在整个这次“金特会”日本被几乎彻底边缘化。

18年7月 欧盟与日本签署自贸协定,免除99%的关税!

18年8月 日本央行正在积极“清算”美债。根据美国财政部最近一次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数据有两个月延后惯例),作为美债第二大外国债权人的日本8月美债持仓减少56亿美元至1.0299万亿美元,创下7年以来(2011年10月)新低,而今年8月之前的12哥月间,日本累积减持美债额高达718亿美元,占比达6.5%

美国的战略态势

美国在东北亚缓解与朝鲜的关系,积极投射战略资源在中东地区。

承认耶路撒冷作为以色列首都的地位,并且把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前往耶路撒冷。

美国政府已决定关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驻华盛顿办事处。

美国有条不紊的武装库尔德人,并帮助其独立。

美国停止亚太再平衡战略,改以印太战略。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要制裁所有与伊朗进行石油贸易的国家。

叙利亚战场上叙俄联军收复80%的国土。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形势急转直下。

一贯以军工集团和能源集团为靠山的共和党政府,自然而然的把美国的战略焦点放在了中东。

再看中国在南海种岛成功以后,和东南亚国家签署了新的共同准则,把他们共同纳入到海上丝绸之路中,共建和平之海。急先锋菲律宾和新加坡都调转的方向,靠拢中国。

印度在新的印太战略中表现超然,并于巴基斯坦携手加入上合组织。

什叶派之弧形成,土耳其与美国渐行渐远。 一路一带北中南全部贯通,亚投行紧随其后,对沿线国家基建投资有声有色。


这一进一出,日本这个帐一算,自己还不调整战略就亏大了。

所以这次安倍来访的议题,全部合规了中国的要求。其实安倍之前多次提出访问中国,但是都被拒绝了。因为时候未到,态度也未到。

因为日本的道路还是要自己悟。

当然日本的核心战略还是美日同盟,这点不会变。日本希望成为正在的国家解禁军事也不会变。这点我们依然要保持战略冷静。但是一个国家的战略必定需要因势而动,才能符合国家的利益。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门只会越开越大,只要秉承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我们欢迎各个国家来谈合作共赢。当然包括日本。我们希望中日能够认清历史,继往开来,取得更多合作硕果!

最后 对于此次访华的最终成果,就看结束后会发怎么样的联合公报吧。




慧眼辩马


应该看到,现在中日有非常大的合作基础,双方接近其实是大势所趋。

从日本方面来看,值得注意的是安倍的“修宪派”背景和修宪的意图。如果修宪成功,日本将成为法理上的正常国家,这对于被美国压制得十分严重的日本而言将创造新的可能性。而如果修宪不成功,那么日本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宽松,当然,可能以安倍自己的政治生涯为代价。美国对日本的压制其实很隐蔽,而且可能也在未来会导致日本增长与持续发展的乏力,日本争取成为正常国家有更多战略层面的政治经济考虑,不是为了所谓复兴军国主义。毕竟现在的日本社会早已没有军国主义的基础了。

日本也是亚洲最为发达的国家,不仅是在高端和部分尖端技术领域还有资本规模,也在于企业效率、政府效率、信息情报能力上。日本对东南亚地区的深耕远比中国要早,手段成熟同时效率很高。这些都是日本的优势。但日本也有劣势,那就是体量仍然偏小,同时缺乏充分的政治权利,这恰恰是中国的战略优势。两者之间优势是互补的,甚至可以说,中国的持续发展还没有达到与完全日本平起平坐的程度,但却给中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日接近,可以让两国在战略层面协调,对于有意部分突破美国控制的日本和面临较大战略压力的中国都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在拓展地区市场时,两国如果不相互竞争而选择相互合作,各自的优势都可以发挥到最大,两国可以避免相互竞争带来的不必要损耗,保持对外活动的效率。既然相互都有帮助,为何不携手同行呢?

两国当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安倍本人极为务实的态度可以给他人稳定的预期,现阶段中日合作对两国都有战略收益,如果合作能持续下去,中日友好将成为亚洲真正摆脱欧美控制的铺路石,前景颇为可观,当然,道路很可能也有颇多曲折。


怪蜀黍老囧曾


对于安倍晋三的本次访问,不必抱有太多的幻想!当然对于日本这样一衣带水的邻国,我们始终要有一个开放的大国姿态对待他,任他是宵小之徒也罢,狂妄自大也罢!又或是蹭热点过来涮一下热度!



很显然安倍晋三七年来的第一次访问的时机把握和特殊,在目前美国孤立主义的政策下,日本不止与我们试图接触,早在数月前,日本就与欧洲试图建立日本欧洲自由贸易协定,当然在美国的搅局下不了了之,随后日本也试图与俄罗斯改善关系,但北方四岛的问题始终是日本无法逾越的魔障,仍然是没有任何结果!



当然此时日本试图接触我们也是意料中的事情,在国际体系酝酿重大改变的时候,充分了解世界各大国的预期和想法是必要的,当然也是尝试构架新的联盟体系的重要机会!



不过安倍晋三可不是一个省油的家伙,其多次强行以显摆甚至滑稽的态度蹭会面,然后几乎是变脸的表演,这次安倍晋三能够改变以往的影响吗?实际上可能性不大,但关系一定程度改变是可以实现的!



安倍晋三本次出任首相,实际上是代表日本右翼势力,其有效的迎合了日本国内的右倾军国主义及美国对东亚地区的重点关注,这也是安倍晋三作为首相执政时间足够长的原因,然而唯一改变的外部因素是美国的全球战略改变了,在这样的改变下,日本与欧盟一样试图谋求更多的利益,这样反常的行为也可以理解!



当然战略上大部分是没有改变的,日本右翼势力仍然是日本最为强大的力量,而美国在东南亚的布局也没有改变,甚至正在加强!这样的结果就是安倍晋三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也就是说不要抱有太多的幻想!


用户3087668883


一、日本 、日本完全处在自身的内在因素而决定对华急速“友好”。

但这种路线是不坚定也不可靠的, 事实是 日本政策对华友好是摇摆不定、“中、日”热度不能持久,及不乐观。日本安倍政府,其核心还是围着美国转,看美国的脸色吃饭,看美国的晴雨表才决定下步政策的走向。目前为了在西方、非洲之地明显是想要 利用中国这个大国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才放下虚伪的假象身段。从日本国民本身以及安倍自上台以来 连续执政,对华战略就没有好过,阴阳两面人种种劣迹就可以看出端详。

中日友好,只有牢记历史、面向未来、相向而行,不反复折腾,才能有美好的未来才能持久。

二、中国、中国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的维护者、执行者、捍卫者。

向世界提出以及倡导:“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系的倡导者、坚定的维护、践行者。中国 用犀利、睿智、长远的战略眼光国际新视野看世界。绘制、布局 、践行未来更加开放美好的世界蓝图。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有朋来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诚恳、热情、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来中国做客 其中也包括“日本”。


偲乐


安倍访华是中日关系的一个新起点,希望中日关系从此能走到一个正常的轨道上来。但我们不能过分解读这次的安倍访华,一次日本首相的访问相对于中日之间存在的问题只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融冰之旅”,要中日之间真的尽释前嫌,还得主要靠日方拿出更大的诚意出来,否则中日关系还是会一直反复,永远也建立不起来真正的友好关系。

制约中日关系的因素主要是日本一方对历史的顽固态度,和过去一段时间对中国各个方面的错误态度。归根结底是日本在认识上的不足,勇气上的不够,态度上的不端正。要想中日向由不正常走向正常,必须由日方首先下大的决心,做出大的动作,不能只靠中国一方的各种迁就。

现在日本在国际问题上遇到了一系列的麻烦,美国有点指望不上,俄罗斯更是毫无笑对日本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转向中国,不得不说是一种无奈之举。作为中国方面来说,我们必须对日本的本质有个清醒的认识,不能一笑泯恩仇,不应该只有敞开怀抱这样一个姿势。我们不应该让日本觉得我们这个国家对日本宽容的毫无底线——日本比我们强大时,就任由它对我拳打脚踢;日本不如我们强大时,就任由它对我投怀送抱——我们的好脾气真的能换来一个友好的邻邦吗?

如今日本国民中对我国的好感度远远低于我国国民对日本的好感度,这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大问题。友好必须建立真诚相待上面,为了共同的利益,仇恨我们可以暂时放下,但更应该放下不应该是施加伤害的日本一方吗?


蛙眼看天下


中日有七年左右关系冷淡主要是基于两点,其一是安倍坚持修宪,以扩大日自卫队主动出战能力,引起中方反弹,其二,是钓鱼岛被日民间交易,这被认为是侵略中国野心的曝露。在安倍上台前也出现过经热政冷情况,但安倍上台后则为政冷经也冷的局面。这次,安倍得以访华是基于以下背景,一,上述两条,曰夲方面并没有退却,但也相对采取冷处理,即不激化。如,钓岛无论中,日海上巡逻均已常态化,再如,中方出宫古海峡至西太,日虽仍派飞机跟踪,拍照但大家也相互适应了。总之,在现有状态中属动态平衡,二,日方经济有所恢复,要进一步发展有必要与中,俄保持关系,尤其是朝核问题有些转向,使日看到在经济发展在东亚及俄罗斯远东的潜在机会,包括一带一路中参与的可能,三,中方在受美贸易及高科技发展的挤压,感觉到从曰吸收高科技之重要与紧迫,日也认为,高技术交流及市场十分重要,四,美不断在贸易问题上也压曰本,因此,多辟市场,加强与中合作也势在必行。五,中方建立国际贸易统一战线也是题中之议。基于以上,中曰之间在相互斗爭,摩合及妥协中,形成恢复政冷而经热关系十分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