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進攻蘇聯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dj小周


歷史的原因總是複雜的,而一些戰略決策的成敗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至於二戰期間德國進攻蘇聯的原因,最主要的有兩點:1、處於戰略被動的無奈選擇;2、為獲取勝利爭奪更多的資源。至於網絡上噴德國人無腦什麼的,那些僅僅是你站在“上帝視角”知道了德國戰敗結果後的妄議而已,如果你處於當時德國所處的地位,也許就不會那麼想了。

首先,我們來說說德國當時所處的尷尬戰略位置和無奈選擇。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之前,看似當時的德軍在歐陸戰場上意氣風發,然而危險已經距離德國很近。此前,德國的將主要注意力放在西線,就是為了擊敗英國,然而英國一直沒有拿下,導致了德國其實在整個西南面都是被封鎖狀態,到了1941年德國人其實已經發現擊敗英國已經完全不可能了,大規模空襲英國迫使其屈服的計劃已經失敗,美國當時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是與盟國簽署的《大西洋公約》實際上與德國已經處於敵對狀態,大西洋一側基本已經被英國皇家海軍封鎖,光靠潛艇偷襲根本無力在整個牌面上扭轉乾坤,而英國則能源源不斷的獲得美國等域外國家的持續輸血,靠對峙消耗其實德國是毫無勝算的。大西洋被封鎖,而地中海上最重要的三個節點(直布羅陀、馬耳他和蘇伊士運河)也一直在英國人手裡,等於將地中海也完全封鎖起來,對於德國乃至整個歐洲佔領區這樣一個資源匱乏,經濟市場飽和的軸心國來說,輝煌背景下的現實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德國在發其海獅計劃的同時,也在地中海和北非也發其軍事行動,無非就是想在大西洋、地中海或者北非三個區域中打開一條通往“外部世界”的生路(其實這時候的德國就像被鎖在籠子中的雄鷹,空有尖嘴利爪卻拿不到食物)。

這樣德國人就抱著裝有三條路的錦囊,最佳的生路當然是直接打垮英國,那麼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大西洋將暢通無阻,歐洲、地中海、北非也將唾手可得,還可打通地中海通往亞洲的道路。第二條路就是完全控制地中海,將德國歐洲佔領區和北非法屬殖民地連成一片,然後打通北非與西亞的交通,控制中東。最後一條路就是,打不下英國本土,也無力控制整個地中海,那麼就通過北非戰場佔據蘇伊士運河,通過法國、意大利、北非、蘇伊士運河將英國勢力反包圍在地中海伺機消化。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從1939年到1941年 ,德軍上述三條目標一條也未能實現,看似德國在西線和北非很主動,但是戰略主動權卻掌握在英國手中,英國利用控制的大西洋和地中海上的關鍵節點,不僅可以隨時攻擊德國,還把德國急需的海外戰略物資牢牢卡死,德國海軍的孱弱和登陸作戰能力的不足,根本無法扭轉局面,如果繼續在西面和英國對峙,簡直就是坐以待斃。如果維持現狀,進入停戰狀態,那麼德國及佔領區內的各種矛盾又將集中爆發,禍起蕭牆。所以,最終德國轉向東面進攻蘇聯,或許是無奈中的唯一選擇。

其次,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和速戰速決戰法,需要建立在充足的石油和各種資源供應上,但是因為上文所述的原因,各種資源獲取渠道被英國封鎖,德國也只能將目光投向蘇聯這個土地廣袤、資源豐富的國家。

德國人其實考慮多種西向策略,但是任何西向策略最終都要與蘇聯發生衝突,且直接進攻蘇聯最為便利。況且,1939年-1940年剛剛經歷蘇芬戰爭的蘇聯,損失慘重;當時德國向芬蘭派遣的大量軍事觀察員和顧問也反饋回蘇軍素質低下、戰力不高的評價;英美與蘇聯存在巨大的意識形態之爭,也導致德國估計不到後來英美對蘇聯的巨大支持;總之這一切陰差陽錯和顯示需求,一起導致了德國發起對蘇聯的進攻,同時意在奪取蘇聯豐富的戰略資源(烏克蘭的糧食、頓巴斯的煤炭、高加索的石油、烏拉爾的金屬等等)。


衛青點兵


這恐怕得去問問希特勒,不知道這位德國元首真正想法回事怎樣的,我們只能猜測一二!

1、德國是要稱霸歐洲的國家,而在一戰後,蘇聯變成了社會主義國家,開始實行計劃經濟,在短短的十多年內,蘇聯的工業產值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如果再任由蘇聯強大下去,恐怕在不久的將來就是蘇聯主宰歐洲的時代了,這是希特勒不允許的!


2、蘇聯是沙俄的延續,沙俄的本性就是強大了就開始擴張侵略。而在歐洲的歷史上,沙俄喪心病狂的擴張讓所有歐洲強國都感到恐慌,侵略性太強了。因此沙俄一直都是歐洲強國最忌憚的,英、法最強大時曾經聯合制約沙俄,甚至支持日本在亞洲打了一場日俄之戰,都是為了節制沙俄的擴張野心。而德國強大後,和蘇聯一起瓜分了波蘭,然後兩大帝國領土接壤了。

而且蘇聯明顯繼承了沙俄的侵略野心,比如入侵芬蘭,瓜分波蘭等

3、蘇聯向整個歐洲輸入“共產國際”概念,包括德國,這是希特勒所不允許的。西班牙就曾在蘇聯支持下成功掌權過,希特勒甚至派兵支持並覆滅了西班牙革命。共產國際對德國形成了威脅,長久下去德國恐怕不是其對手。

4、在擊敗佔領法國後,英國孤懸海外,德英雙方互有優勢,英國擁有世界第一海軍,德國無論如何也攻打不過去,而德國陸軍在當時是無敵的,英國不敢也沒有能力登陸,解除了後患!

這個時候德國就對自己歐洲最大的敵人蘇聯動手了,強強碰撞,德國利用閃電戰再次向打法國一樣平推,結果到了莫斯科已經是冬天了,不但天氣冷,阻攔了德軍的步伐。而這時候日本瞎操作,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導致美國介入,本來已經快撐不住的蘇聯這時候迎來了美國源源不斷的物資補助,撐住了了最艱難困苦的時刻,之後德國就陷入了持久消耗戰,雖然戰場上還不斷打出優勢,但是慢慢的被消耗致死了!


狼煙火燎


1941年6月22日,德國單方面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向蘇聯發起突然襲擊。德國憑仗本身強壯的軍事力量,在前期獲得獲得很大的優勢,蘇聯由於猝不及防損失數百萬軍隊以及很多的武器裝備。

而這一天作為蘇聯人來講是沉痛的,但是英國卻大舒一口氣,由於很多的德國戰機調往蘇聯戰場,意味著大不列顛空戰的完畢,英國獲得了大不列顛空戰的成功,英國人慨嘆到是英國空軍拯救了英國。

而德國大不列顛空戰的失利也意味著德國失去了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以及制海權。沒有了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以及制海權,德國就無法進行英國本鄉的登入作戰,究竟縱觀每一次的登入作戰的一方都有著強壯的空中優勢以及海上優勢,這是登入的基本保障。

而其時東線的蘇聯現已在前哨安置了數百萬的軍隊,斯大林都覺得德國遲早會攻擊蘇聯,僅僅他沒想到德國會那麼快攻擊蘇聯,而德國則是想先下手為強算了。

德國攻擊蘇聯本來是一個必定的成果,首要德國周邊只剩下英國和蘇聯了,其它的要麼是盟友,要麼是西班牙、瑞士這些中立國。而跟著大不列顛空戰的失利,短期內現已很難拿下英國了,所以德國只能將烽火引向蘇聯。

本來那時德國攻擊蘇聯並非很難了解的,由於在德國眼中,蘇聯本來即是一個外強中乾的大個子。蘇聯在經過大清洗後,軍事實力一度頹喪,在芬蘭與蘇聯的戰役中,蘇聯軍隊丟失近百萬軍隊。要知道芬蘭僅僅是一個人員只要三百多萬的國家,而蘇聯卻是一個具有近兩億人員的國家。而且蘇聯通過數個五年計劃,現已搖身一變變成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工業強國。但是蘇聯面臨芬蘭這麼弱小的國家仍是慘敗了,況且如日中天的德國,所以德國覺得打蘇聯徹底沒有問題。

而且有了法國這個例子,德國覺得蘇聯也會像法國相同,在閃電戰的攻勢之下,很快就投降了。最重要的是德國覺得蘇聯不會得到英國美國等國家的幫助。由於在二戰前夕,英國和法國為了避免與德國發作戰役,乃至揹著捷克斯諾伐克與德國簽訂了臭名遠揚的《慕尼黑協定》,將蘇臺德區域割讓給德國。這一切都是為了利用德國去牽制蘇聯。

各種跡象都標明英國等國家和蘇聯聯繫的不協調,而德國攻擊蘇聯恰是英國等國的所想要。但是德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蘇聯堅強的抵抗了,而英國和美國等國家都對蘇聯進行了幫助,最終德國戰敗了。






譚樹123


德三意淫征服世界。當年鬼子離中國近,德三夠不到,就打算先撕蘇聯,等撕完蘇聯跟已經撕完中國的鬼子互撕,最後撕美國,德三征服世界。

然而鬼子跟中國撕了14年愣是被打跑了,在海上撕美國還被美國吊著打,至於蘇聯嘛,德三從1942年開始一直被蘇聯吊著打。


刃海聊武器


德國進攻蘇聯主要有三個目的,一 德國進攻英國失敗後如果再攻擊英國就需要更大的軍事優勢才能取勝,而這就需要大量的自然資源才能滿足,而蘇聯資源在當時是最豐富的。二 當時蘇聯通過計劃性經濟 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強大的蘇聯打下了基礎 這是德國希特勒不願意看到,所以必須先下手。三 法西斯反人類主義是不允許像社會主義這樣的國家存在的,德國在蘇聯殺的人 遠比殺死的猶太人多得多,在當時只有蘇聯和英國是希特勒的眼中釘,而美國夠不著。英國一時又打不下來,那只有打蘇聯了!


知己85871384


沒有石油了。海軍不給力,盡在咫尺的北海油田站不住。還是陸軍靠譜,當時離得最近的就是烏克蘭基輔平原的油田。



滿船清夢壓熙和


看了好幾個條友的回答,真心佩服。洋洋灑灑幾百字,最終卻不知道要表達什麼。

德國為何要進攻前蘇聯?原因有二

一:在西線法國已經投降。至於英國,戈林司令說交給空軍吧!那想繼續發展應該或許差不多隻剩蘇聯了吧。

二:德國需要烏克蘭的糧食,高加索的石油和稀有金屬,還有前蘇聯的魚子醬。明白了嗎?


披露塵封歷史


德國的目標就是要稱霸世界,蘇聯的強大客觀阻礙了稱霸,


金旭果業848


二戰德國進攻蘇聯的真正目的是,戰領蘇聯地大物博領士,為日後攻打美國作準備,最終目的佔領歐美洲。


才情與激情齊飛


核心原因是德國與蘇俄的國家利益衝突,二戰德國欲稱霸歐洲大陸,在完成佔領法國、比利時、丹麥、奧地利等西歐國家後,受到了西面的奉行平衡政策的英國的軍事幹預以及東面以歐洲仲裁者自居的蘇聯的軍事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