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收复台湾的两位重臣姚启圣和施琅原来是亲戚

姚启圣是清康熙一朝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早先是汉族人。顺治初年,清军占领江南。姚启圣前往通州,因被当地土豪侮辱而投效清兵,被委任为通州知州。姚启圣随即将土豪抓捕杖杀,后辞官离去。

后来姚启圣前往依附族人,被列籍汉军镶红旗。康熙二年(1663年),姚启圣在八旗乡试中考中第一名,从而正式步入清朝官场。

姚启圣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他是收复台湾的决心性人物。但是除了对台湾收复的影响之外,姚启圣还有不少其他的成就。

康熙收复台湾的两位重臣姚启圣和施琅原来是亲戚

三藩作乱的时候,姚启圣曾经受命随军参与平定靖南王耿精忠的叛乱。在这场战役之中,姚启圣跟随康亲王一同作战,立下许多战功。康亲王能一步步攻克耿精忠,离不开姚启圣的帮助。后来姚启圣更是协助康亲王攻陷仙霞关,进逼福建,最后成功迫使耿精忠投降。姚启圣也因为此战而声名鹊起。

康熙十五年(1676年),姚启圣被提拔为福建布政使。当时郑成功之子郑锦占据漳州、泉州和兴化,清军前往征讨。吴三桂麾下将军韩大任骁勇善战,被称为"小淮阴侯",自赣入汀试图与郑锦会合。姚启圣将其说降,得到其部卒3000人编入亲军。

康熙收复台湾的两位重臣姚启圣和施琅原来是亲戚

康熙十六年(1677年),姚启圣随康亲王攻克邵武和兴化,完全收复漳、泉之地,郑锦逃回厦门。姚启圣因屡获战功,晋升福建总督,开始参与收复台湾的事宜。期间,姚启圣向康熙上奏收复台湾的建议,提出以“剿抚并用”的方式,一边攻取收复失地,一边招抚敌方立场不坚定的将领。事实证明,姚启圣的这一战略,是符合清初国情的。

此后,姚启圣又奏请朝廷委派重臣专职水师提督,重视水师事务。正是由于他的加强训练,调来西洋火炮装备之后,福建水军的力量得以增强。

康熙收复台湾的两位重臣姚启圣和施琅原来是亲戚

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是姚启圣与大学士李光地共同保举的,为平台选将做出关键性决策。

姚启圣和施琅,两位都在收复台湾这件历史事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有趣的是,这两位还有姻亲关系。

通过查看两人的族谱和历史资料,我们发现福建总督姚启圣的妹夫为清东阁大学士署兵部事的黄锡衮,而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后来娶了黄锡衮的妹妹为妻。也就是说施琅的大舅哥是黄锡衮,而黄锡衮的大舅哥是姚启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