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市民理性消费 投诉同比下降

昨天下午,记者从市工商局12315中心系统平台数据统计了解到,2018年元旦假期受理的消费投诉、举报、咨询共82件,其中投诉2件,举报0件,咨询80件,受理总量与2017年相比下降45.7%。

值得关注的是,小长假期间,投诉热点集中在电信扣费、家用电器修理的问题上;咨询热点集中在网络消费、家用汽车消费、汽车修理服务等问题上,其中关于网购纠纷的咨询就有14件。记者从中选取部分典型性消费维权案例,以增强消费者普法效果。

快递取件未验货,哑巴吃黄连

上月31日,市民陈先生向市工商局12315中心反映20号在京东商城上购买了一台666元的康佳品牌电视。20号当天京东就联系自己称要送货上门,但是收货点离自己家很近,便提出自己到京东商城的柳州收货点去取。当天下午陈先生没有在京东收货点拆箱验货就将电视机取回家了。但安装使用的时候发现屏幕上有裂痕,立即联系了京东客服要求换机。但是京东客服答复屏幕裂痕属人为造成的损坏,不同意更换,但同意补偿100元。陈先生不认可客服的处理结果,至今未与商家协商一致,故投诉至12315中心。由于商家归属地不在柳州,已建议陈先生向京东商城所在地的12315中心投诉。

交了高额培训费,消费者感觉被骗

上月31日,杨先生向12315中心反映,去年7月一名自称来自广州杰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员通过微信联系了自己。对方称公司可进行电商培训,通过培训之后在网上销售每月可以收入过万元。当时对方多次联系了杨先生,杨先生被业务员宣称的高额收入给诱惑,微信转账12000元的培训费到了该业务员的个人账户,没有想到要求对方开一张公司发票。

交费后,对方陆续将培训教学视频发给了杨先生,但经过两个月的学习,杨先生认为自己被骗了。他发现教学课程都是提前半年录制好的,感觉教学质量及服务根本不值1万多元。去年12月初,杨先生向业务员提出退款请求,但是业务员称是杨先生自己放弃教学机会,不同意退款,而且不再回复杨先生的信息。

市工商局12315中心提醒消费者,市民网购商品收货时应及时验货,面对陌生人的高收益诱惑应保持清醒,警惕商家虚假宣传。消费者购物后应该索要正规发票,避免转账到个人账户。如遇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应立即保留相关凭据,向商家或购物平台所在地的相关部门投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