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虐童案:爸爸媽媽,放下拳頭,緊緊抱住我

深圳虐童案:爸爸妈妈,放下拳头,紧紧抱住我

那對魔鬼父母,離我們並不遠。

想必很多人都看了深圳虐童案:

深圳虐童案:爸爸妈妈,放下拳头,紧紧抱住我
深圳虐童案:爸爸妈妈,放下拳头,紧紧抱住我深圳虐童案:爸爸妈妈,放下拳头,紧紧抱住我
深圳虐童案:爸爸妈妈,放下拳头,紧紧抱住我

凌亂寒酸的家庭,崩潰暴戾的母親,拳打腳踢的父親,雞飛狗跳的日常,沉默麻木的女孩,熟視無睹的弟弟…… 如果不是攝像頭拍下這一幕,又有誰知道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在一個底層的普通四口之家,一個瘦小單薄的女孩,正習以為常地承受著父母長久以來的家暴? 現實的荒誕和輿論的可笑就在於,人們習慣於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曝光的事情大驚小怪,而對那些隱藏的事實視而不見。在一片譴責和辱罵中,我覺得深圳虐童案背後,至少隱藏以下5個方面的事實,亟需被看見:

絕大部分家庭,父母都打過孩子。深圳虐童案爆發後,我詢問身邊10位父母:“你打過孩子嗎?” 答案是:6位媽媽都不同程度地打過孩子,4位爸爸3位打過孩子,只有一位說:“有幾次巴掌都伸出來了,不忍心又放下了。” 這證明,日常生活之中,絕大部分家庭,父母都打過孩子。 需要坦白的是,我也曾揍過我家兒子,而且不止一次。雖然,我沒有像深圳虐童案中的媽媽那麼頻繁,那麼殘暴,但我也曾在惱羞成怒之下一巴掌拍下去,在兒子小屁股上拍出一個紅掌印。我們大部分人都打過孩子,但我們為什麼譴責深圳這對父母?我想,有兩個原因:

第一,我們更容易原諒自己,或者理所當然地把自己的打罵視為愛,而把別人的舉動視為虐待。
第二,深圳這對父母對孩子毆打的頻率之高,程度之狠,超出了正常懲戒的範疇。

由此可見,深圳父母虐童案,更像是一面鏡子,不僅映照出焦慮不堪、教育無門的很多中國家庭,都上演過毆打馴服孩子的現狀,而且提醒所有圍觀父母:

如果不住手,如果不停下,繼續打下去,有朝一日,你也像視頻中的那對父母,那麼殘暴,那麼醜陋。父母打的不是孩子,而是無能的自己。看到深圳父母毆打孩子的視頻後,我仔細回憶了自己揍孩子的兩個片段,發現了一個共同的現象:凡是我揍孩子的時候,都是我自己特別焦慮、特別忙亂的時候。我安排不好自己的工作,我解決不了自己的難題,我安撫不了自己的情緒,而那一刻,孩子又因弄丟了鋼筆或做錯了考題激怒了我,我忍不住揍了他。

揍完兒子後,他哇哇大哭,我也哭了起來。 為什麼我打完孩子後不開心,反而更難過?僅僅因為,打在娃身上疼在娘心裡嗎?

我想,更大程度是我對自己的失望:對自己現狀的失望,對自己毆打孩子這一行為的失望。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很多時候,我們看似在指責打罵孩子,其實我們毆打的,是內心深處那個無能無力的自己。是我們的孩子用幼小孱弱的身軀,一次次替我們捱打。打罵孩子後,我們之所以這麼自責痛苦,因為每一次毆打,我們都更深地傷害了自己。暴力看似立竿見影,其實掩蓋更大問題。很多人說,深圳虐童案中最令人難過的,不是父母的毆打,而是被打女孩的麻木不反抗。 面對父母的虐待,她那和年齡不符的冷漠、淡定和順從,讓人看了心疼:她長久以來就被如此對待,她知道反抗會帶來更大災難,她早已對虐待習以為常。 與這個女孩不同的是,更多孩子被打後,可能會哭著求饒:“媽媽,不要打我了,我改了。” 很多父母會發現,短期內,孩子看似確實改了。但後來發生的一幕幕會提醒我們: 孩子根本沒有改,他只是把大人不希望看見的一面,以說謊和掩蓋的方式隱藏起來,直至有天以大人們意想不到的方式扔出一個大彩蛋。 當孩子因懾於暴力,撒謊成性,走上邪路,當孩子因害怕毆打,自輕自殺,心態扭曲,多少父母才能明白:
真正的教育,都是緩慢有力的,都是潤物無聲的。立馬見效的暴力,只會在一次次重複中,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和後悔莫及的悲劇。

父母都做不好的,也不要指望他人。深圳虐童案持續發酵後,女童父母被警方立案調查,寶安區婦聯向法院申請女童安全保護令。 網上很多大V叫囂:這對父母就是魔鬼!剝奪他們的撫養權,女孩堅決不能讓他們再養了! 理解這種心情,只是說這話的人,有沒有想過如果不讓父母養這個女孩,指望誰來養呢?民政救濟部門?民辦託養中心?還是社會愛心人士?

12月24日,就在廣東,新豐縣練溪託養中心,因涉嫌虐待託管人成了上了人民日報——15歲自閉少年雷文鋒被虐待致死後,該託管中心被曝光49天死亡20人。
昨天的判決中,託管中心20名被告人被追刑責,107名公職人員被問責。
同時被問責的,還有廣東省分管民政的副省長鄧海光,韶關市原市委書記鄭振濤。
深圳虐童案:爸爸媽媽,放下拳頭,緊緊抱住我

一個國家的兒童保護和救濟制度,並不建立在鍵盤俠和大V們想當然的指手畫腳裡,而是建立在被監管和規則有效約束的服務中。

在監管和規則失靈的語境裡,氾濫的熱血和過頭的狂熱,對受傷的孩子並無益處。親生父母都不願負責、不願做好的事情,如何寄希望於社會和他人?

要知道,現實社會是溫暖還是殘酷,不完全取決於社會本身,更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

親子關係的真相,很多時候就是世界的真相。

沒有完美的父母,只有反思的向好。

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明明自己都不夠好,偏偏要求孩子無所不能。 最好的親子關係,就是放下完美的標準,看見一個真正的人: 當父母意識到自己不夠好,並用寬容接納的心態,看見孩子不過是一個普通人時,一切才有改善的可能。我們要接納自己工作不夠出色,婚姻會有麻煩,時常也會沮喪,才能看見孩子是一個人:有點馬虎,有點調皮,有點笨拙,有點貪玩,但也有點可愛,有點敏感,有點堅持,有點善良。 電影《小偷家族》中,窮困潦倒的家庭主婦柴田信代,將一個飽受親生父母虐待遍體鱗傷的女孩小百合,帶回了家,給她呵護和溫暖,信賴和自由。 印象最深的,是螢火滿天的夏夜,柴田信代給小百合洗完澡後,撫摸著她身上的傷疤說:

如果(大人)說愛你,還打你,那一定是說謊。因為真正愛你的人,會像我這樣,緊緊地抱著你。

是的。

真正的愛,是靠近我,摟著我,抱緊我,好好愛我。

深圳那對魔鬼父母,離我們並不遠。很多時候,從禽獸父母到仁愛爹孃,就差一個反思改變的擁抱。為人父母,不管我們之前對孩子做錯過什麼,忽視過什麼,怠慢過什麼,只要此刻能努力改正,有效行動,就會贏得贖罪機會和向好明天。因為,我們的孩子,比想象中更容易原諒我們。

所以,請放下拳頭,俯下身子,張開雙臂,把孩子緊緊摟在懷裡,說一句:“從今天起,我願好好愛你。”

——結束,是另一種開始——

閒時花開(ID:xsha369):作者劉娜,80後老女孩,情感專欄作者,原創爆文寫手,能寫親情愛情故事,會寫親子教育熱點,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