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從個人主義到組織化

大學的時候,隔壁宿舍的兄弟推薦了一部《教父》,說是一部教人做一個真正男人的經典,當時的我還比較懵懂,覺得當個黑手黨老大挺酷的,馬龍白蘭度也成了人生偶像,當時也沒領悟到這部電影的真諦。畢業兩年的時候又過了一遍,覺得是馬基雅維利主義的片子,黑手黨不擇手段實現富裕,然後洗白,進入上流社會。他們依賴非法營生而逐步發展壯大,其勢力也滲透到各個領域,在政府樞紐部門也有了他們的代理人。當他們羽翼豐滿時,便不滿足於現有的非法地位,力求融入合法社會,毫無恐懼地享受他們的財富。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由非法社會向合法社會的過渡卻偏偏是依靠非法的暴力行為得以完成的。最近閒的沒事,重新看了一遍,原來他是講組織的故事。

教父,從個人主義到組織化

個人英雄主義

老教父維多柯里昂,年幼時父親得罪西西里的黑手黨被殺,接著哥哥,母親逐一遭害,被迫來到了紐約避難。之後在紐約工作,結婚生子,看上去一切都是安穩美好。直到遇到了紐約的老大範倫奇,範倫奇要讓他侄子到麵包房打工,而導致了維多失去了工作。之後範倫奇而得知維多偷東西,又想分一杯羹。面對這一切的壓迫,維多選擇反擊。用一把手槍刺殺了範倫奇,這個在紐約名震一時的人就這樣死了。維多此後生意越做越大,同時也會幫助那些弱小的人,名氣也逐漸高漲,還回到西西里找西西歐復仇。一個優雅而黑暗的柯里昂家族就此建立,也成就了一代教父:維多柯里昂。

教父,從個人主義到組織化

組織化演變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個人發了財,當了官,也算走到了勁頭,即使你到了A10,你也保證不了基因突變或者各種不確定性,最終下落到社會底層。為什麼曾國藩也好,鋼鐵大王卡耐基也好,會寫很多家書,大多數成功的人都想把富貴延續到三代四代乃至萬代。對於個人來說,最簡單,最天然的組織就是家族。有了好的家教,才能培育出一個強有力的家族力量。無論中西,都是殊途同歸的。一個家族組織要生存,那麼就要執行娃本位了,然後分工出現了,男女在組織中根據不同天賦和能力,各司其職。老教父維克柯利昂就是執行了娃本位,生了三兒一女,還收養了一個養子,他要求男人陪伴家庭,愛護家人,極其排斥大兒子搞女人,這些都是打造家族的基本要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家訓,其實根本目的就是擴大自己的組織。老教父一天到晚,所思所想就是讓自己的家族,像癌細胞一樣擴散,不休息,不娛樂,不停的工作,不浪費一個社交機會,廣結善緣,做各種人情投資。看似與這一切最無關的麥克,在命運的推動下,最終成為新一代掌舵人,手段決絕、冷硬血腥。他的這個時代,更接近我們習慣了的黑手黨風格,最終帶領家族洗白,走上上流社會。

教父,從個人主義到組織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