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國之重器和權利象徵的傳國玉璽,在唐朝是怎麼傳承的?

從秦二十六年,秦始皇命丞相李斯刻小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由玉工孫壽刻於和氏壁上,成為天下共物之後,傳國玉璽就是皇權的像徵,中國封建王朝皇帝都以得此璽者為正統。因此,作者的演義歷代皇帝更替中,凡涉及傳國玉璽的傳承之處,都會將"傳國璽"特意刻劃出來。筆者先前已經對傳國玉璽在秦漢、兩晉、南北朝(含隋朝)的傳承情況已發表過多篇博文,現將它在唐朝皇帝間的傳承情況綜合如下:

被視為國之重器和權利象徵的傳國玉璽,在唐朝是怎麼傳承的?

一、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自縊後,傳國玉璽落入夏主竇建德之手。蔡東藩所著《南北史演義》結尾,隋煬帝楊廣自縊後,並未交代傳國玉璽的最終去向。但在《隋唐演義》《唐史演義》《全唐傳》等書籍中,對此都有交代。清代褚獲所著《隋唐演義》第58回講到:"當初隋煬帝傳國玉璽並奇怪珍異寶,竇建德破了宇文化及,都往歸夏國。"《隋唐演義》第51回講到:"孤但存其國寶珍器圖籍而已"。注:"孤"是指夏主竇建德,"國寶"即含傳國玉璽。

蔡東藩所著《唐史演義》第6回講到,竇建德在聊城擒住宇文化及和隋煬帝蕭皇后及其孫子楊政道之後,從他們那裡收集到傳國玉璽,表明此時傳國玉璽已歸夏主竇建德執掌。

被視為國之重器和權利象徵的傳國玉璽,在唐朝是怎麼傳承的?

二、夏主竇建德被擒,傳國玉璽落入唐王李淵之手。清佚民所著《全唐傳》第9回、蔡東藩所著《唐史演義》第9回講到:虎牢關之戰中,夏主竇建德被秦王李世民生擒,王世充也開城降唐。竇建德妻曹氏,與左僕射齊善行等。逃回洺州,議另立竇建德養子為夏主,以便再圖規復,而齊善行認為大勢已去,不如降唐,於是奉曹氏及右僕射裴矩、行臺曹旦(曹氏之弟)等,拿著傳國等八璽及珍寶,乞降唐廷。傳國玉璽歸於唐王李淵之手。

需要要說明的是:有關史書記載的隋恭帝楊侑向唐高祖李淵奉送的皇帝璽綬,不是傳國玉璽,而是唐初尚未獲得傳國玉璽前,於開皇二年二月(公元583年)自慰刻制的神璽和受命璽。因為,隋煬帝楊廣離長安巡遊大運河,遠赴江都時,讓孫子楊侑留守長安,公元617年11月李淵入長安,奉楊侑為恭帝,怎麼會有傳國玉璽在手?。

被視為國之重器和權利象徵的傳國玉璽,在唐朝是怎麼傳承的?

三、唐高祖李淵之後世皇帝傳國玉璽的傳承情況。太子李建成被廢,黜為蜀王。"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倆。在此情況下,唐高祖內禪退位下詔,自稱太上皇,改立次子李世民為太子,於八月甲子日即父皇帝位。是日黎明,太子先朝見高祖,接受御寶。乃返至東宮,南面升座,受文武百官朝賀。傳國玉璽歸於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死,玉璽傳給第九子李治,是謂唐高宗。高宗武皇后篡位,臨朝稱制,自稱武周帝,李勣于志寧,奉昭為冊後禮使,恭恭敬敬地的奉了璽綬,獻呈給了武昭儀,此時,高宗尚未退位,即將傳國玉璽授給了武皇后。武皇后死,武后第七子李顯繼中宗皇帝位,李顯死,武后第八子李哲繼睿宗皇帝位,李顯李哲亦是高宗之子,世襲帝位,傳國玉璽正常傳承至睿宗李哲執掌。

被視為國之重器和權利象徵的傳國玉璽,在唐朝是怎麼傳承的?

睿宗死,其第三子李隆基正常世襲,繼玄宗皇帝位,傳國玉璽歸玄宗帝執掌。公元755年11月,安祿山發二五萬兵反於范陽,爆發了安史之亂,次年6月攻陷潼關,唐玄宗李隆基被迫西逃,企圖逃往四川,行至馬嵬驛(今陝西興平西),與太子李亨分道揚鑣,留下李亨在扶鳳,接著李亨又到了靈武,7月,他不等玄宗下詔,在河西司馬裴冕等人縱容下,先斬後湊即位稱尊,當了肅宗皇帝。玄宗在蜀得知太子靈武稱帝的消息後,於9月初,派遣韋見素、房琯、崔渙三位丞相,為禪位奉詔使,自蜀中奉傳國寶及傳位詔冊,來到靈武,向粛宗宣赦傳位,奉上寶冊,粛宗辭謝不受,將冊寶奉置別殿。

肅宗乘安史之亂內部分裂之際,由部將郭子儀等率軍大敗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收復西京長安,接著攻佔東京洛陽。粛宗所遣使將玄宗皇帝李隆基從四川成都迎還,父子重見,相對泣下,玄宗取出傳國璽授與粛宗,粛宗涕泣受寶,始出御丹樓,頒詔大赦。傳國玉璽傳承給了玄宗皇帝李隆基第三子粛宗皇帝李亨執掌。

被視為國之重器和權利象徵的傳國玉璽,在唐朝是怎麼傳承的?

肅宗死,長子李豫繼代宗皇帝位,代宗死,長子李適繼德宗皇帝位,傳國玉璽歸德宗執掌。公元783年10月,淮南節度使李希烈自稱楚王,與先前自稱的冀王朱滔、趙王王俊武、齊王李納、魏王田悅勾結反叛,德宗調來平叛的徑原節度使兵馬因故譁變,發生了史上著名的"徑師之變"。唐德宗李適聞亂軍入城,張皇失措,急忙協同王貴妃、韋淑妃以及太子李湧、諸王公主等,自後苑北門出奔,德宗連御璽都來不及取,還是王貴妃忙中記著御璽,立即將御璽藏入衣服中隨身帶走,最後,德宗及宮室、諸王公主從京城長安逃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此時,傳國玉璽仍由德宗執掌。

德宗死,長子李誦繼順宗皇帝位。順宗死,長子李純繼憲宗皇帝位。憲宗死,三子李恆繼穆宗皇帝位。穆宗死,其三個兒子相繼登基皇位:長子李湛繼敬宗皇帝位,二子李昂繼文宗皇帝位,五子李炎繼武宗皇帝位。武宗死,穆宗的弟弟李忱繼宣宗皇帝位。宣宗死,長子李漼繼懿宗皇帝位。懿宗死,第五子李儇繼僖宗皇帝位,期間九任皇帝均為世襲,從而,傳國玉璽正常傳至僖宗皇帝李儇執掌。

被視為國之重器和權利象徵的傳國玉璽,在唐朝是怎麼傳承的?

公元874年濮州人王仙芝於長垣、次年黃巢於冤句爆發了唐未農民大起義,公元880年12月。黃巢入潼關,長安大震,專擅朝政的宦官田令孜挾僖宗皇帝李偎奔興元,蒙塵成都避難。黃巢在長安自稱大齊皇帝。公元885年3月,即在黃巢起義失敗不久,30歲的僖宗皇帝返回長安。此時,當朝郡將自擅,為爭奪地盤,紛爭連綿,僖宗已不自朝廷,後來,僖宗在藩鎮相攻中,即在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反擊田令孜,進逼長安之際,由田令孜再度挾持僖宗離開長安,出走鳳翔,並脅迫僖宗企圖再往寶雞逃跑。

宰相蕭遘命田令玫率五千兵至鳳翔要追回僖宗車駕,田令孜得報,又劫持僖宗繼續西逃,由於沿途盜賊眾多,即命神策軍使王建為清道斬斫使(注:類似開路先鋒),率長劍手五百人,保護聖駕。在此情況下,驚恐萬狀的僖宗,就把傳國璽交授給了王建,令他帶著,相偕登大散嶺而去。在王建的挾持下,僖宗方入大散嶺,得以脫險,最終仍不失皇位,並從鳳翔返回了長安。僖宗皇帝得以保全傳國玉璽。

被視為國之重器和權利象徵的傳國玉璽,在唐朝是怎麼傳承的?

公元898年11月,神策軍中尉劉季述政變,昭宗皇帝李敏被軟禁東宮,何皇后怕劉季述傷害皇上,就從床內取出傳國璽,交給了劉季述。季述迎太子李裕(原德王)入宮,詔令太子即位,改名叫李縝,此時,傳國璽歸李裕執掌。公元901年,宰相崔胤聯合禁軍將領孫德昭打敗了劉季述,迎昭宗復帝位,李裕降為德王,宦官奉太子李裕將傳國璽獻還給了父皇昭宗皇帝李敏。公元904年上半年,唐昭宗與何皇后被早有篡唐野心的朱全忠從長安劫持到洛陽,同年8月,朱全忠的心腹蔣玄暉弒死了昭宗皇帝李曄,同時,擁立昭宗帝第9子李柷御殿受朝即位,是謂昭宣帝,傳國璽傳入昭宣帝李柷之手。次年朱全忠派兵將他鴆死,追諡為哀宗皇帝。

公元907年4月,朱全忠廢唐哀帝李柷,奪取傳國璽。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國祚,至此落入盜魁朱全忠之手,唐朝滅亡,朱全忠建立後梁,當起了大梁皇帝,冊宰相楊涉為押傳國寶使,從此,傳國玉璽歸朱全忠執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