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協:大公國際評級質量整體呈下滑趨勢 機構應不斷提升內部評級能力

8月20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下稱“中資協”)向保險公司、保險資管公司發佈提示,關注到中國證監會與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分別對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下稱“大公國際”)實施行政監管措施與自律處分,暫停其相關評級業務一年。

提示內容如下:

一、持續關注大公國際在評級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

根據有關部門與自律組織的檢查發現,大公國際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內部控制機制運行不良,內部管理混亂;二是在為多家發行人開展評級服務的同時為發行人提供諮詢服務,收取高額費用;三是部分高管人員及評審委員會委員資質不符合要求;四是個別評級項目底稿資料缺失,模型計算存在數據遺漏等;五是提供的相關材料存在虛假表述和不實信息。

從中資協歷年評級質量評價結果來看,大公國際評級質量整體呈下滑趨勢,並且因重大信用評級事故、人員或機構違規等因素被扣減的分數逐年增加,2017年度評級質量評價大公國際最終得分在10家受評機構中排名第8。

二、不斷提升內部評級能力,審慎使用外部評級

保險資金運用堅持穩健審慎與安全至上原則。為有效應對市場信用風險,保險機構應加強內部評級能力建設,提升自身信用風險管理水平,合理審慎使用外部評級,並著力防範交易對手風險。

下一步,中資協將以問題為導向,繼續優化外部信用評級機構評價方法,持續跟蹤評估信用評級機構評級質量;並將積極發揮監管部門與市場機構的橋樑與紐帶作用,整合內外部信評資源,不斷提升行業信用風險管理能力,協助監管與行業防範保險資金運用信用風險,維護保險資產安全穩健運行。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