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國內護膚品的亂象,海外直郵的護膚品也能作假?

文章來自於知乎@左較瘦已申請授權


做過一家護膚品淘寶店的電商運營,後來又兜兜轉來了國內一家護膚品連鎖公司的活動策劃,導致現在再也不怎麼迷戀護膚品的功效,尤其是國產品牌。

你們拿在手上那些可金貴可金貴的小小一瓶,實際上有時候真的就是幾塊錢的事。而且這幾塊錢,還都是包裝的錢,真正塗在臉上的,一般超不過兩塊錢。


先說生產吧,你們看到那些高端大氣的xx研發師其實一般都是老闆請來掛個名字,你以為給你做產品的是這個樣子——

揭秘國內護膚品的亂象,海外直郵的護膚品也能作假?

但其實很多都是這個樣子,老師傅上手教教原料配比,他們穿著某寶定製的工作服就開始上崗了。

隨便在網上找點圖給你看看。

揭秘國內護膚品的亂象,海外直郵的護膚品也能作假?

現實有的比這種亂的多,這個已經是美化不少了。

研究新品,咱公司沒有研發人員? 不怕,打開x寶,看看銷量前幾的。

趕緊買回來,抄抄成分,參考一下質地、狀態,邊試邊調。怎麼樣像怎麼樣就算成功了。注意——是外表、質地、味道的相似,並非成分!

一般生產,從來不會有人說這次需要多少盒多少瓶,一般都是多少公斤,比如,一公斤眼霜。。。一公斤面膜液。。。。


揭秘國內護膚品的亂象,海外直郵的護膚品也能作假?



必須提一下護膚品裡面的各種看似昂貴的成分,其實也是一言難盡,那些花裡胡哨的提取物,各種所謂的草本精華成分,大多數都是為了備案上好看一點,或者起到一點降低過敏率的作用。

在生產中,生產方一般是不會在意這個產品是否有效,更多重點是放在會不會出現過敏等劇烈的、可見的、負面反應。

如果沒有,那很開心,這個產品差不多就可以算算成本,看看怎麼壓下來能上市了。

“四塊?什麼,這不行,再壓壓!”“一塊五?可以了。抓緊時間安排生產吧!”

除開甘油、透明質酸鈉和水基本保溼劑,即使最便宜的保溼劑,我還要從最便宜的裡面找一家戰鬥級便宜的。那些有用一丟丟的成分幾乎都沒啥,即使有,也遠遠達不到能夠有效的地步。

原料都想好了,下面是不是要思考一下怎麼提升一下產品的顏值?

沒設計師?沒有想法?甚至沒品牌?還想做高檔大氣的一流國產品牌?沒事,接著去廣州怡發國際化妝品廣場走一走。

揭秘國內護膚品的亂象,海外直郵的護膚品也能作假?

這裡匯聚了各種各樣包材商,不管是雅詩x黛的小x瓶,還是某後的什麼xx精華,你都能找得到,感覺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包材商做不到的。

揭秘國內護膚品的亂象,海外直郵的護膚品也能作假?

討價還價一番,還能找個聽起來十分洋氣的化妝品品牌,籤個允許使用的合同,距離你的產品上市就差不多了。

前幾年管的松,一般這個樣子就可以開賣了,這也是為什麼火了一幫微商品牌的原因,低門檻,複製快,輕輕鬆鬆就能撈上一筆橫財。

揭秘國內護膚品的亂象,海外直郵的護膚品也能作假?

這幾年藥監局開始加強管控,護膚品化妝品都必須有合法備案,所以會麻煩一些了,在生產過程中必須保證一些基本的指標,確保部分菌落不能超標,雖然不能逃避這一環,但是可以加快啊!

這又催生了一波專業做備案的人,800元一個產品,半個月幫你搞定,畢竟在化妝品橫行的廣州,藥監每天要檢測的產品,已經堆滿了辦公室,怎麼樣能讓你的產品儘快上市,就只能找點中間人了。

揭秘國內護膚品的亂象,海外直郵的護膚品也能作假?

拿到備案號,產品就可以放放心心售賣了,電商的一般都是找幾個淘女郎,做上幾次直播,然後在詳情頁裡吹的天上有地上無,配上一些買家秀評論。

這裡還不加上那些代加工的護膚品工廠生產出來的代購品牌,你拿在手上的某些日系、韓系爆品,有時候不知道是哪個小作坊做出來的。。。

納尼?你說你是海外直郵的代購?不好意思,我能悄悄咪說一下?我們常見的快遞公司,之前可是有20元一單,代發國際物流單號,你能想到你韓日法澳的進口寶貝,其實是某個小車間出來的???

驚不驚喜?刺不刺激?

揭秘國內護膚品的亂象,海外直郵的護膚品也能作假?

實體大品牌的還是會比較細緻完善許多,正規的流程和品牌推廣是少不了的。畢竟做到這一步,花小錢賺大錢,一個不小心,搞出事情就完了。

廣州差不多拿下了中國化妝品生產的大半個江山,而廣州白雲區又拿下了廣州化妝品生產的大半個江山,大大小小的化妝品生產廠密密麻麻的分佈在各個工業園,每年年底的檢查總能死傷一片。

看到這樣的生產背景和整體環境,其實也能明白為什麼中國目前做不出國際品牌了。

所以,護膚品有錢的話,儘可能買貴一點的。雖然貴的也不一定好到哪去,但是多一分錢,真的還是有一點用的。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早點睡,多喝水,多運動,有時還真比護膚品好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