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這本是一絕對,上聯出自《禮記》: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下聯出自《論語》:老而不死是為賊。上下聯最後一個字連起來就是:有為。

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大名頂頂的康有為,實則不學無術,收了個更加大名頂頂的梁啟超為弟子。戊戍變法,他早離京城,作壁上觀,成則回去邀功,敗則趕緊逃命。結果其胞弟康廣仁成了背鍋俠,“六君子”人頭落地。

康有為流亡海外,偽造皇帝衣帶血昭及與皇帝合影,騙取無數華人錢財,自己開辦公司,一生娶妻六人,多為十七、八歲青春少女。後煽動張勳復辟,可惜投機失敗。終壽七十有餘,可謂高壽。

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當時世人已發現康有為的本來面目,故奉上絕對:“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對其評價僅兩字:妄人。

梁啟超發現其一心為己,私慾無度,即時離開,終成一代大師。即使如此,也不出惡聲,仍評價康有為乃一代宗師,倒是康惱羞成怒斥梁為:國之妄人。意指其欺師判道。

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生活就是一笑話,康梁二人的評價互調一下才入情理。康有為大抵不會有絲毫的自知,在求名逐利的道路上,他絕對成功到讓人仰望。但在立德、立言、立功上,康可謂一無是處,“國之妄人”這評價相當中肯和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