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李茂林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日前,去門頭溝隴駕莊趕集,——退休後喜歡到遠郊區縣趕集,不僅滿足了京郊旅遊之願,還能採買一些農副產品讓老婆高興,且充分發揮了“社會養老卡”之作用。隴駕莊大集不大,但是北京西山有名的磨盤柿子還是可以買到的,十元四斤。一邊買,一邊和老鄉聊,問附近有無名勝古蹟,賣柿子的大媽告訴我,她們村有幾棵上千年古銀杏樹。我立刻興趣盎然,問清地點距離,決心步行前往。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隴駕莊集

由隴駕莊南行,過永定河,經尖峪嘴村,沿河向東,約二十分鐘左右見有鐵路涵洞,上書斜河澗村。過涵洞在老鄉指點下,穿村南行,順山溝上山,沿路柿樹滿掛果實,在青山碧空間金黃燦爛,十分醒目。約行裡許,遇到數人聚在一起,原來是城裡人開車來此接泉水的,益增我遊興。再上行不遠處即看到有高大樹冠了。從附近的指示牌得知此地原有廣化寺一座,始建於金。現有南北兩排平房,其餘殿堂皆無。有一小院,闐寂無人,院內銀杏一株,北平房後銀杏一株,院門外路邊銀杏一株,三棵古木,皆徑逾四圍,高達十尋,冠蓋半畝,甚是可觀。附近還有一巨石,原來,這條山溝乃著名的白龍溝,有北京地區最為完整豐富的第四紀冰川擦痕遺存。眼前之龐然大物,據說是北京地區最大冰川漂礫,發現於本世紀初。銀杏樹和漂礫下都有當地村民燒香拜祭的物品。歸途中與斜河澗村民閒聊,知本村大多姓王,是明萬曆年由山西洪洞縣遷居至此,200多戶人家,年青人都去城裡打工,現在村裡顯得十分冷落。按村裡人指點又看了該村瑩地旁兩棵松樹,看了村裡為打造瓜蔓之鄉設立的通道。出村,才發現豐沙線鐵路緊靠村邊,有斜河澗站——實際已經不再使用了,不時有火車路過。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斜河澗村通往外面唯一大道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金秋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院內銀杏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院外銀杏之一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院外銀杏之二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祭拜古樹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冰川漂礫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遮天蔽日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村莊一角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村莊一角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村莊一角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斜河澗站牌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貨車駛過

回家後查閱資料,有關北京的諸多史籍,《日下舊聞考》、《析津志》、《順天府志》、《天府廣記》、《長安客話》等等,竟然全然沒有提及這裡的廣化寺。不甘心,又翻閱了《門頭溝區志》,跟網上一樣,沒有太多的東西,亦或是互相轉抄吧。還不甘心,找到了《北京門頭溝村落文化志》,發現有比較多的記載,據悉這裡的廣化寺始建於金,民國時尚存:

供有釋迦牟尼,金妝肅穆,四周牆壁繪滿壁畫,有四大金剛、哼哈二將、護法伽藍、諸天菩薩。殿前懸掛有一口巨大的鐘,並有一通高約1米有餘的石碑。另有北配殿三間帶兩間耳房,南配殿三間亦帶兩間耳房。配殿內供奉樹神、成王等民間崇信的神聖。在正殿南側有影壁一座,磚砌琉璃頂,牆壁上有一佛龕,內供有彌勒佛。廣化寺有3株古老的銀杏樹,院內2棵院外1棵,最粗的1棵直徑2.038米,要4個人才能合抱;最高的1棵達28米。古銀杏樹兩株為一級、一株為二級,每年果實累累。在清代時,廣化寺是文人雅士的鐘愛之地,留下的名人詩作達幾十首之多。古老而滄桑的銀杏樹見證了廣化寺曾經的興盛和破敗的歷程。廣化寺過去香火很盛,進入民國時期開始衰敗,後毀於“文化大革命”之中。現在僅存南北配殿和幾棵古老的銀杏村,已經很難再恢復舊貌了。

一般情況,名木古樹,多因寺廟而有名聲;寺廟因古樹而得以流傳者,鮮見。此廣化寺卻是。據悉那三棵高大的銀杏樹在北京門頭溝地區,按樹齡和樹圍計,雖都不是第一,但在整個地區古樹名木排行榜中,分別名列第三、第四、第五位。——第一名潭柘寺帝王樹,第二名,西峰寺銀杏樹(見《門頭溝區志》)。以下連續三名都集中於廣化寺一處,也堪稱北京地區一大景緻,廣化寺之名因樹而綿延至今,不亦宜乎。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老宅院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永定河風光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通往北京城裡

史籍皆不載,寺因樹留名

收穫之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