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用上 AR 技术,带来身临其境的暴风雨体验

飓风来时究竟是什么样?如果仅凭一张嘴来播报,谁都不知道确切的情况如何。但当身后就是滚滚洪水时,大家就清楚了形势到底有多严峻。

当主持人播报完台风的运动路径后,伴随着狂风和雨水的声音,身后的全景屏幕瞬时切换成郊区的暴雨场景,树干晃动不止,大水漫向主持人,将整个演播厅包围起来。很快水从 3 英尺涨高到 6 英尺,甚至比主持人还要高,背后的车子只剩下车顶。雨不停地下,当积水高达 9 英尺时,场景比灾难片还要恐怖。

天气预报用上 AR 技术,带来身临其境的暴风雨体验

The Weather Channel 播报画面,现为水高 6 英尺。图片来自其 Twitter 视频截图

整个布景由 TWC 的一位技术艺术家在制图软件中设计出来。布景被发送至 The Future Group 进行特效制作,使其栩栩如生。这家公司是挪威 AR 技术公司,四月份的时候曾和新闻频道有过合作。随后,TWC 再使用专门的程序将加过特效的图形转换为播放格式,在绿屏转播室中播放出来,呈现出之前的效果。

与电影中的特效不同,这些都是实时渲染,没有后期调试,制作周期非常短,比如这次的风暴潮预告就是在一周前刚刚完成。“这是一场涉及技术实力、团队合作和应急反应的试验。当你缩短制作周期时,就要面临很多挑战。” TWC 创意总监 Nick Weinmiller 说,“因为图形非常逼真,一旦播放者和演讲者没有配合好,就会消除现实感,效果大打折扣。”

有了这次的成功展示,Weinmiller 的团队计划在更多的天气预报中使用它,例如对今年冬天潜发暴风雪或是每天的天气预报,甚至可以对气候变化进行演示。“这就是这些沉浸式体验耀眼之处。”他说,“如果我们能够让观众想象自己身处此境,而非仅仅是看到地图不为所动,那么他们就会开始理解当下的境况。”

参与 AR 的技术分析师看到了技术更为广泛的应用。风险投资公司 Lux Capital 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 Josh Wolfe 预计,AR 技术将会被一系列的新闻机构采用。观众、投资者和程序员都已经看到了它的实力,“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 Wolfe 说,“人们可被带入任何场景,无论是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医疗突破、体育游戏还是军事入侵。”

但 Wolfe 也看到了技术被滥用的可能性——有可能会生成错误的模拟进行误导,这就要靠人们的洞察力和经验来进行把控。“重要的是用 AR 来做好事。”他说,“技术是冷漠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谁在使用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