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CRE投資的前5大市場不再是紐約

根據Cushman&Wakefield的“ 成長城市獲勝”報告,6月份全球房地產投資從2017年同期增長18%,總投資達到1.8萬億美元。

亞洲是主要的資本來源和最大的投資目的地,佔亞太地區所有投資活動的52%。這使得三個亞洲城市成為Cushman的全球國際投資前十大市場之一。

去年沒有亞洲市場上榜。 雖然亞太地區市場表現良好,但該報告的作者表示,由於中央銀行的預期行動,全球房地產市場仍有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

Cushman&Wakefield投資策略主管David Hutchings表示,“你可以關注一些風險領域,但總的來說,這是我們最密切關注的量化寬鬆的全球變化”。“在某種程度上,貨幣政策將朝著各個方向收緊,其可能的速度幾乎是未知的。” 預計2018年剩餘時間內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將徘徊在3%左右,但哈欽斯預計,由於中央銀行應對強勁的經濟增長以及貨幣政策收緊和利率上升,因此GDP增長將在2019年放緩。雖然此舉可能會減緩經濟增長,但報告強調這並不是即將出現的經濟衰退的跡象。

機會仍然存在,隨著房地產行業認為存在增長空間,今年城市對全球投資的信號發生了變化。 全球投資者遠離北美 紐約市仍然是總投資的首選城市,而倫敦則是跨境投資的首選,但這個故事比流入這些傳統金融中心的資金更加細緻入微。

亞太市場的投資額增長了32%,而歐洲城市的投資增長了16.4%。北美市場僅上漲0.6%,紐約市的投資下降了3.4%。

“我對美國城市排名下降的程度感到驚訝,”哈欽斯說。

與中國和反移民言論等國家持續不斷的全球政治緊張局勢往往被認為是亞洲和中東國家對美國房地產投資枯竭的原因。報告稱,這也是北美城市未進入國際投資前五的原因。

紐約國際買家從第二位跌至第六位,這是其首次跌至前五位。該報告還將較弱的美國投資表現歸因於高價和強勢美元。 亞洲強化其CRE肌肉 哈欽斯仍然看到了未來的機會,但他也預計,由於歐洲和北美的投資已經成熟,亞太市場將繼續表現良好。

亞洲城市目前在國際投資的前十名中有三個泊位,包括香港的第二名,上海和東京。 這一勢頭部分歸功於中國政府鼓勵投資者將資金投入國內項目。中國大陸對香港房地產的投資增長近260%。相反, 2017年中國對美國房地產的投資下降了55%。

也就是說,亞洲也將不得不應對在如此後期的房地產週期中如何進取的現實。

鑑於該週期的成熟度,哈欽斯觀察到投資者採取兩種風險方法:由於對2008年全球金融崩潰前的準備,投資者一直厭惡風險。然而,他們渴望進入零售和多家庭等特定市場有時需要以更高的價格承擔更多風險,以便在最理想和最高績效的地點獲得立足點。

哈欽斯說:“人們追逐的迴歸可能無法在週期的這個階段實現。” “沒有什麼是自動流動的,所以每個人都必須更加努力地獲得他們想要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