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内?崇祯和李自成之间的一次攻防,成为明朝崩溃口

明末的风云,四方势力角逐,排除偏安一隅的张献忠农民起义外,关外的满清八旗以及关内的李自成农民起义都对朱明王朝虎视眈眈,有着撼动朱明的强绝实力,为此三方力量之间的战争成为那个时代政治和军事博弈的主题。

攘外必先安内?崇祯和李自成之间的一次攻防,成为明朝崩溃口

谈到明末,谈到崇祯,人们无不惋惜不已,天下局势变化莫测,风云际会,可是最终偏偏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导致了满清八旗的入侵,华夏正朔再次改易,形成了亡天下的格局,由此而引出了一个话题,攘外必先安内。

明朝的崩塌是由很多原因而造成的,并非简简单单的某个因素,可是其中的一条主因却是因为两线作战。明廷是完全有能力应付李闯或者满清的任何一路,可是偏偏就出现了同时两线开战的窘境,曾经孙传庭将李闯打得只剩下18骑而逃走,可是却因为满清突入长城而不得不将军队调往防御,为此才给了李闯王得以喘息之机,以致于后来闯王东山再起,兵围北京,覆灭了大明王朝,崇祯也被其逼迫自缢身亡,而这个“攘外必先安内”的话题就更加令人深思。

攘外必先安内?崇祯和李自成之间的一次攻防,成为明朝崩溃口

的确,没有李闯王和崇祯的内耗,怎么会有异族满清的坐收渔利,改朝换代呢?当然我们往往说到这三方的时候,都是将闯王和明朝看成是华夏的内斗,而满清政权即是侵略的一方。而从李闯和明朝来进一步比较,虽然同为华夏九州,可是一个是官,一个被定性为“流寇”,虽然都知道胜利者是满清,但我们却也深知,明朝是亡于李自成的农民军,而李自成之所以能够一举而北伐成功,其实占据着很大的运气成分,在其中我们又不得不再一次提到“攘外必先安内”的命题。

松锦之战、开封会战已经将明朝的九边精锐和中原各地剿饷扩编稍有战斗力的军队几乎打光了,而到了郏县之战后,明廷战将孙传庭军也元气大伤了,潼关一役传庭殉国,至此,崇祯在中原已经没有可调之兵了,当然除了远在宁远的吴三桂数万关宁铁骑之外,崇祯真的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奈境地。

攘外必先安内?崇祯和李自成之间的一次攻防,成为明朝崩溃口

虽说孙传庭力战而死也未能阻挡住闯王的脚步,可是潼关给了李闯一个强大的阻力,让其认识到要攻克北京的难度,而直到攻宁武关的时候,李闯大军的脚步迟缓了,他遇到了一个给他心理极大压力的人。

攘外必先安内?崇祯和李自成之间的一次攻防,成为明朝崩溃口

总兵周遇吉,在闯军攻陷太原之际,坚守代州十几天,杀伤敌人数千,因为兵少粮尽的缘故而退入了宁武关,就是在此关之下,李自成一改之前的轻狂和傲娇,他认识到了北伐攻克京城的难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闯军和周遇吉在宁武关前又是一番血战,周遇吉的坚守和誓死不退的决心,使得李闯烦躁不已,虽然仅仅数天就攻克了宁武关,周遇吉也殉国了,可是闯军伤亡数万,可见当时周遇吉反抗之惨烈,这一次李闯和明朝的攻防战使得大顺军的步伐有了停滞的可能,因为在通往北京的路途中,还有大同、宣府、居庸关数座更加雄伟的坚城,仅仅一个宁武关大顺军已经是伤亡惨重了,后面的关隘就成为了李自成的心魔,他内心的焦躁,让其有了撤军回陕西的想法,可能是大明真的气数已尽吧,就在李闯左右难以抉择的当天夜晚,大同总兵的降表送到,不久宣府的降表亦到了,这让李自成是大喜之极,由此大局已定。

攘外必先安内?崇祯和李自成之间的一次攻防,成为明朝崩溃口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大同和宣府的总兵能够如同周遇吉一样誓死不退,那相信闯王攻入北京的可能性并不会太大,就算是攻克了数座关隘险塞,那付出的代价是李闯难以接受的,元气大伤这是必然,如此当到达北京城下时,鹿死谁手还真未可知啊,需知,李闯的野心并非一定要成为皇帝,从他在北京城下给崇祯的退路就可知,他是想衣锦还乡,成为西北王的。

所以“攘外必先安内”是很有必要的,中原内部环境稳固了,那满清也就只能在关外喝西北风了,1643年,自孙传庭死后,局势虽变得极为恶劣,但不可否认,如果明廷内部防御大同和宣府的总兵都是如同周遇吉这样的忠于社稷之臣,想必紫禁城也不至于陷落,崇祯也不至于煤山自缢,留下千古的遗憾!

攘外必先安内?崇祯和李自成之间的一次攻防,成为明朝崩溃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