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为何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原因竟在孙中山?

蒋介石幼年丧父,不过家境还算殷实,因此在上完中学堂后,便去了日本留学,此时是1906年,大清江山在风雨之中摇摇欲坠。


蒋介石为何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原因竟在孙中山?

青年蒋介石与母亲


蒋介石也是在这时结识到了陈其美,并与其结拜了兄弟。后面陈其美加入了同盟会,而蒋介石也受陈其美影向,思想开始变化,在日本学成后,正式投入民主革命,与陈其美一起跟随孙中山。


蒋介石为何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原因竟在孙中山?

陈其美

辛亥革命成功后不久,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做了大总统,其实前期袁世凯的北洋系和同盟会还是相安无事,陈其美当时是沪军都督,期间安排了蒋介石去暗杀光复会的陶成章,事发后蒋介石跑到了日本避风头。

和平终究是短暂的,因为宋教仁被杀,孙中山叫嚷着二次革命,黄兴和陈其美却是不想打架,想着以“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孙中山一看,唉,我就是随便一说,那咱们就走法律途径。不过他们三人没想到的是袁世凯率先发难,挑起内战,就此二次革命爆发,蒋介石听到消息后也是紧急回国,加入其中。

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这话用在二次革命绝对没毛病,袁世凯本身就是早有预谋,加上北洋军实力强大,同盟会的二次革命很快失败。


蒋介石为何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原因竟在孙中山?

1913年孙中山与黄兴、陈其美、居正、戴季陶等合影

孙中山,陈其美被迫流亡日本,蒋介石同年11月也是跟随过去。受到二次革命失败的打击,孙中山认识到,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是需要的,因此决定组建革命党,而且要求入党必须签字画押,宣誓效忠孙中山,黄兴等一些同盟会元老极不满意,说道:“孙大炮我们是盟友合作关系,不是你的下人,宣誓绝无可能。”就此黄兴等人与孙中山决裂,远去美国。

孙中山也很尴尬和难受,此时陈其美和蒋介石却是率先加入,并宣了誓,其他人一看,陈其美都能宣誓,我为什么不行,就此,革命党正式成立,此后,陈其美逐渐取代黄兴成为孙中山最重要最得力的助手,蒋介石也逐渐被孙中山所重视,被派往国内从事反袁活动。

1915年1月,袁世凯故意泄露了日本提出的“21”条,举国上下,反日情绪高涨。而彼时的孙中山却是依然期望与日本政府合作,袁世凯政府因此指控孙中山卖国,孙中山名声大落,不少追随者相继离去。

屋漏偏逢连夜雨,本就处在低谷中的孙中山迎来了了自己人生的至暗时刻,孙中山怅然若失,不过此时的蒋介石却没有离开,他知道孙中山是想要“先推翻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恢复民国共和,再去对抗日本的侵略”,而这一切蒋介石不仅看在眼里,还默默记在心中,“攘外必先安内”的信条此时也被蒋介石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蒋介石为何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原因竟在孙中山?

蒋介石与孙中山

果不其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外都力主结束十年内战,统一对外,而蒋介石却是油盐不进,坚持“攘外必先安内”,而当时的他或许想到了十多年前的那位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