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英雄远不及团队协同,金子是否发光是要看放在哪里?

常言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有能力的人的确比普通大众更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从概率学来看,这是毋庸置疑的既定事实。历史是一个轮回,是一面面镜子,它将有形的或无形的东西展现在后世人眼中,让人们去更好的体会和警醒。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就是在这样的思考和发展中而渊源流传的,站在前人的经验下,看尽了历史的个人英雄主义,九十年代的这种风气尤为炽烈,到了20世纪的新时代,一个叫做团队的概念被无数次的提及,才逐渐了解原来英雄的背后是需要有团队支撑和谋划的,金子终究是需要放对了地方才会绽放出最为耀眼的光亮。

个人英雄远不及团队协同,金子是否发光是要看放在哪里?

秦朝末年,群雄逐鹿中原,韩信纵然有指点江山的豪气,掌控百万雄师的能力,可是终究不过是一介平民,他投奔如日中天的项梁、项羽叔侄,后来做了郎中,他向项羽献策了不少,可是却从未被采纳和重视,于是韩信趁刘邦入蜀之际,脱离了项羽而跟随了汉王刘邦,其中也是历经波折才被刘邦所重用,从此后成为刘邦集团中的大将军,先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平定三秦,井陉之战以弱胜强从而一举灭赵,又妙计灭齐,其中还战败了楚国龙且的大军,可以说在出师以来,韩信在战场上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有名的就是十面埋伏以及垓下之战让霸绝天下的楚霸王项羽丢盔弃甲,甚至于最终自刎乌江。

个人英雄远不及团队协同,金子是否发光是要看放在哪里?

韩信的事迹我们现在是津津乐道,可是又有多少人想过,如果当初没有夏侯婴碰巧路过而救了即将成为刀下亡魂的韩信,还会有后来传奇的事迹吗?如果不是萧何月下追韩信,还会有那个被后世评为“兵仙”的汉初三杰之一吗?

项羽不重视,刘邦无所谓,最有希望争霸天下的两强都对他区区韩信不以为意,纵有盖世才华,他韩信能投奔何人呢?真应了那句话“天下之大,竟没有我容身之处”,这对于一个想要展现抱负的有为青年而言是多么重大的打击啊,相信那一刻飞奔在月光之下的韩信,是身心俱疲的,甚至于恨极不公的。

韩信是金子,而且是纯度极高的金子,可这样还是落得差点覆灭的下场,虽然最终是有惊无险。韩信后来的战场神话都是因为投入刘邦集团的前提之下,可见个人能力相较于团队的差距,团队做大了成为了平台,这就可以给韩信这样的人才以施展能力的空间,两者可谓是相得益彰。

个人英雄远不及团队协同,金子是否发光是要看放在哪里?

团队就是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协同做事,如此产生了叠加式的效果,高效而专注,在做大做强之后就成为了平台。刘邦就是核心团队的老大,平台的首脑。在乱世之中曹参、夏侯婴、萧何、樊哙等和其组成了团队,他们拉起一票人组成了小平台,先是投奔了比较强大的项梁军队,后来有了怀王的先入关中者为王的令,刘邦带着使命而一路攻城拔寨,发展壮大,核心团队越来越大,而以此为基础的小平台变成了拥兵10万众的大平台,刘邦自然就水涨船高,特别是在其核心团队的帮衬下,有了争霸天下的雄心。

刘邦是金子吗?从技术层面来讲,他没有张子房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谋;也没有韩信的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事能力;亦没有萧何坐镇后方,协调兵员和粮草的主政之谋,相比于弱三杰半筹的灌婴、陈平、周勃等,刘邦同样不及,但是能在乱世之中,凭借一平民百姓之身而君临天下,荣登九五,他的能力又是他人所远不能及的。领导力,驾驭力,管理能力以及个人担当,这就是刘邦的与众不同,闪闪发亮的赤金。

个人英雄远不及团队协同,金子是否发光是要看放在哪里?

说实话,以刘邦散漫懒惰的性格而言,太平治世下也就一个“地痞无赖”形象罢了。但是他就是那么幸运的碰上了能令其野蛮生长的土壤,凭借平常喜欢结交朋友以及厚黑精神发挥的正常,这成为了个人英雄的后盾,团队协作加上一票农民,又敷衍出了平台,他这不算金子的金子放在团队里,放在迅速壮大的平台中,一瞬间就转变为了赤金。

所以说个人能力是重要,可也远不及团队的协作,更别说平台提供的资源。

个人英雄远不及团队协同,金子是否发光是要看放在哪里?

楚霸王项羽那句“彼可取而代之”,早就说明了其野心勃勃,自陈胜吴广起义以来,天下局势糜烂,项梁、项羽叔侄趁势而起,巨鹿大战,项羽一鼓作气,2万子弟兵破釜沉舟,竟然将20万王离长城军团而覆灭,这是多么的勇猛强悍,又迫使章邯20万秦军投降,项羽的霸气绝对是绝无仅有的,能够以一人之力而动全军之锐气,其“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就是如此强势之人,在战场是所向披靡,名副其实的“战神”,连韩信也是自问不如,可是仅仅一败而大军恢复湮灭,兵败自刎,身首异处,凄凉落幕,让人无尽感慨,如此人杰,如此英雄,将个人气概演绎到极尽之人,还是躲不过各种围追堵截,是什么葬送了他本应该俯瞰天下的雄姿英发之状呢?

个人英雄远不及团队协同,金子是否发光是要看放在哪里?

项羽分封天下诸侯之初,正是其人生的巅峰,手控40万大军,拥有天下做大的平台,他的团队也是极其的显眼,钟离眛、季布、龙且、英布、萧公角、项庄、范增、韩信、陈平等,投奔之人很多,可是从韩生嘲笑项羽沐猴而冠,就可知霸王目光短浅,只希望荣光故里,锦衣不夜行,如此政治短视,也就可以想见其结果的惨淡了。

在后来的局势下,也的确一再说明了这点,霸王固然有霸绝天下之姿,却是一个政治侏儒,韩信被放走、陈平也弃之而去、英布亦反叛他,智囊团也仅仅范增一人还被其给气走,最终背后生疽而死,可叹大好局面,却变成了众叛亲离,人才匮乏。

个人英雄远不及团队协同,金子是否发光是要看放在哪里?

项羽之败,是败于他的骄傲轻敌,亦是败于他的政治短视,更是败于他对人才的不重视,这种过于亲信自己的武功,认为个人英雄的极尽可以掌控一切的思想,事实证明,个人武功再强,智谋再超群也敌不过团队的协同合作,这个曾经最强的平台终究是落得土崩瓦解之状。

金子终究是会发光的,但前提是找到合适的平台,否则历史的尘埃就掩盖其光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