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沒有感情為了孩子湊合著過,這對孩子來說未必是件好事

有很多的夫妻因為情感不合或其它原因而決定放棄婚姻,撕破臉皮地排除了所有能夠妨礙離婚的因素後,卻猛然發覺,唯獨孩子這一關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了。

人們常說,大人離婚孩子受罪。這個道理大家似乎都明白,但是如何能夠妥善解決,卻是個難尋答案的人生謎題。

夫妻沒有感情為了孩子湊合著過,這對孩子來說未必是件好事

要麼是夫妻雙方都放心不下孩子,怕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於是勉強地維持著婚姻過下去。要麼是其中一方不忍心傷到孩子,故而死皮賴臉地就是不放手,而對方拿不到簽字的協議,也只能無奈地在同一屋簷下分居而住。

也許兩個人都覺得自己非常的“偉大”,為了孩子犧牲著自己,這是何等的“委曲求全”。同時也想當然的認為,孩子會依然覺得自己生活在“父母雙全”的幸福當中。然而,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一般在這種情形之下,對於三歲前的小朋友或許沒什麼影響。但對於稍大一些的孩子來說,比如已經上學的孩子,還真就不見得是件好事。

貌合神離的兩個人早已喪失了所謂的“夫妻之情”,相處時沒有任何的情感及語言交流,除非是吵架,其它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一種零溝通的狀態。人們對這種婚姻有一種形容——湊活著過。

夫妻沒有感情為了孩子湊合著過,這對孩子來說未必是件好事

在這種“湊活著過”的氛圍之中,孩子們不可能對父母的異常生活方式毫無感知,他們也會有自己的判斷與理解。

懂事點的孩子為了不失去爸爸或媽媽,他會隱藏自己的情緒,即使自己在外受了委屈而不開心,也不會在家長的面前有所表露。長此以往,孩子就變得心事重重,而且很有可能發展出抑鬱傾向的心理疾病。

還有一種比較自私的孩子,他們會利用父母的不合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惜故意製造事端引發父母之間的矛盾。對於孩子的這種性格養成,恐怕是父母們在決定湊合著過的時候萬萬沒料到的。

除了上述兩種極端的情況,更多的孩子會陷入一種茫然不知所措的狀態。尤其是當父母中的一方為了打擊另一方而對其進行拉攏、欺騙的時候,他們將再難與父母之間建立起信任感。

夫妻沒有感情為了孩子湊合著過,這對孩子來說未必是件好事

所以,當貌合神離的父母自認為在保全孩子的情感時,實際上就已經對孩子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心理陰影。當斷不斷之中,孩子所承受的折磨與壓力是大人所不能理解的。明明是團圓的三口之家,卻丟失了家庭的溫馨快樂,不見了融洽的親情溫暖,孩子們在灰暗的生活色調中疑惑地體驗著前所未有的孤立與恐懼。

更為可怕的是,也許在潛移默化裡,孩子們會認為父母間的這種關係狀態就是夫妻間應有的常態,進而令其迷失了未來的情感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