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再无“小而美”?


网贷再无“小而美”?


一、

一直以来,网贷行业里有着这样的一种说法,平台规模不大,但是平台给到出借人的收益远高于行业平均收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而美”平台。

其实关于“小而美”,有的人是不相信这种平台的存在的,认为平台虽然小,但是运营成本等等都是存在的,而且有一定的基数,平台太小,可能连APP开发人员都养不起,更不要说平台的资产开发、风控部、运营部等人员的开支了。

而一旦平台规模上来,能够覆盖掉成本的时候,平台规模可能已经很大了,小不了。

再者,平台要“美”,就要给到出借人高于行业的平均收益,这对平台无疑又是一个巨大挑战。

简单来说,“小而美”平台存在的前提是,不仅要能活下去,而且还要活得好。

那么“小而美”到底能否存在呢?临风个人认为,是可能存在的。

其存在的前提是平台有足够优质的资产端,以及高效的运营维护。

逻辑是这样的,平台有较好的资产端来源,而且严格把控资产质量,不贪图快速的扩大平台规模而放低对资产端质量的标准,从而逾期坏账很少;另外,高效运营维护,也就是降低平台成本,一个人能干的事儿,绝不雇佣两个人,男人当牲口用,女人当男人用,尽力的降低成本,这种情况下,临风是相信“小而美”的存在的。

二、

“小而美”或者类小而美的平台,这是很多投网贷的朋友的追求,临风相信应该有读者朋友有接触过。

然而,近期P2P开启的清退潮,可能让“小而美”再也不会存在了。

首先是浙江的予财缘发布公告,因达不到合规备案条件,被金融办清退,后面又陆续多家小平台被监管劝退的消息,分别为贵人贷、中网国投、金满赢、顺心理财、晴天助,

可以说P2P的请退潮正式开启了

据消息称,杭州方面是是待收规模小于1亿元的平台要被清退,而北京方面是待收规模小于5000万的平台将不予备案。

而如果说整个P2P行业都对小规模平台一刀切,那么对行业会有多大影响呢,比如说待收规模1亿以下的平台都要被清退。


网贷再无“小而美”?



根据之家数据,截至2018年11月20日,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1223家,搜集平台信息披露的贷款余额数据,共计可获得的样本平台为903家,其中一亿元以下的平台有520家,另外320家没有待收余额数据的也基本都是小平台,也就是说有接近840家小规模平台。

如果监管一刀切,那么这些平台将无一幸免,一些“小而美”平台也必然葬身其中。

而且,这些小规模平台目前的待收总额也接近100亿,如果真的一刀切,那么势必影响的范围也会很广泛,临风相信监管部门会慎重考虑,谨慎对待。

三、

其实小平台也有小平台的优势,记得当初最早通过备案的就是厦门的两家小平台,虽然后来因为备案延期等因素,此次备案不作数,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小平台的优势。

很明显,小平台由于自身规模较小,可以很好的完成合规整改工作,而像红岭创投这种大台子,到现在还在消化自己的大额标、净值标。

个人觉得监管如果要对小平台下手,首先会处置违规平台。

根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三章第十条的规定网贷平台绝对不能触碰的“十三条红线”,包括为自融、资金池、刚兑、线下推广、发放贷款、期限错配、发售违规产品、变相违规债转、捆绑销售、虚假宣传、借款用于高风险、股权众筹、其他禁止的活动。

如果小平台从事以上的13条中的一些违规业务,很可能就会被直接清退。

另外,如果确实是金融办清退,那么应该也会保护好出借人利益。

金融办清退小平台的目的,主要还是要降低行业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而如果清退小平台造成出借人人心动荡,出现较大范围的社会问题,那么行动和目的就南辕北辙了,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监管不会简单一刀切,一定会照顾出借人的利益。

而从目前来看,小平台的头上悬着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铡刀,对于确实有问题的平台,可以起到引导清退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些优质的“小而美”平台可能会误杀,反而不美,你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