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磚:扔手機

搬磚:扔手機

孩子要玩遊戲,我會幫他下載安裝好,再陪他研究攻略,孩子說,爸爸你真好。

父母整天搓手機,哪好意思管孩子?

開玩笑,我平時不玩手機,就是給孩子樹立個榜樣,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

只是,同學都玩遊戲,如果他不會,就跟個小傻瓜一樣插不上嘴,就孤立了。

可以適當的玩,但不能沉迷。

孩子自控能力差,怎麼會不沉迷?

習慣都是家長培養的,孩子當然希望無限制的玩,家長想阻止的時候,嘴裡說別玩了,又不捨得把手機搶過來,怕他哭。

不能實錘的命令,還不如不說。

孩子就把“別玩了”理解成了:你就是嘴上說說而已,接著玩你也不會咋滴。

反正是一句空話,還是我行我素吧,孩子是得寸進尺的,慢慢的就養成了惰性,不讓玩就打滾。

我家孩子從很小開始立規矩,說不讓玩,馬上把他手機收回來,不要指望他能自律。

如果還玩,手機直接從30樓扔到泳池裡去。

真扔,沒有妥協的餘地。

他知道你不是鬧著玩,沒有商量的餘地,說不玩,馬上就不玩了,習慣了,他覺得這就是正常的。

第一次會哭,換來的是一勞永逸。

昨天期中考試完了,我說咱玩會《我的世界》放縱一會?

好,

把他的手機拿出來,還進入了聯機遊戲,有幾個小朋友跟他連了麥,興奮的好像發現了新大陸。

我孩子跟他們語音,你的盔甲哪來的?能不能送我一個?

人家沒理他,他又說求求你了,能不能給我一個啊?

人家說,我憑啥給你啊。

孩子就嘟囔,都是朋友啊,幹嘛這麼小氣。

生氣了。

伸手黨是個陋習,他覺得跟父母要什麼,都會無條件的給他。

給了開心,不給就生氣,原本是給予,成了欠他的。

我說,他們不是你的家人,沒義務給你東西。

他說我們是朋友啊。

加個好友就算朋友啦?就應該對你付出?

人家連你模樣都不知道,只知道你的名字,還是個網名。

誰都不欠你,不要張口就要。

即便父母給,也不是無償的,以後是要還的,父母要不要是另一回事,不能拿的理所應當。

以前,我也覺得所有人都欠我,父母欠我,沒給我一個優越的家庭條件,我姐欠我,小時候我幫她打過架,給她買過東西……

這種思想直到30歲都沒有改正,有這種心態的人,只會一味的索取,就沒有付出的習慣。這都是小時候養成的陋習。

小時候家長教育我們不要吃虧,一起吃東西要看誰搶的多,搶不到那是笨,哪有孔融讓梨。

走向社會才發現,社會喜歡勇於付出的人。

一個人老佔你便宜,不超3次,你就會把他拉黑了,不給你玩總行吧。

朋友聚餐買單的時候,我買單吧,和,我買單,差別是很大的,甚至有人逢買單必去衛生間。

搬磚:扔手機

那些搶著買單的人,看起來也沒得到啥回報,但是時間久了你會發現,有賺錢機會時,你會找誰合作?

機關算盡的人,雖然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我也不願跟他合作。

肯定先想到那些勇於付出的人,首先一點,他不會讓你吃虧,這就夠了。

這一點我最佩服大偉,以前去外地,如果我問路,別人告訴左拐、右拐再前行,作為一個陌生人,這麼做已經算熱情了,但,一般還是找不到路。

人家說,sorry,我也不知道 ,咱也沒話說。

大偉不同,他去小商店先買包煙,或者買個打火機再向老闆問路。

一般都會很熱情,甚至領他過去。

他想見哪個淘寶大咖,一招就搞定,去對方店裡拍下1000塊錢的東西,然後確認,旺旺留言: 不用給我發貨,我只想請店主吃個飯,請教個問題。

他的理論是,3000塊錢可以搞定80%的大咖。

我再牛也不能保證每天能掙3000吧,沒有人能拒絕錢,所以也拒絕不了他。

最牢固的枷鎖是感情,感情又來自於付出,有能力的人,都在想辦法讓你虧欠他,欠了,就會不由自主的對他好。

一味的索取,只能讓眾人棄你而去。

孩子也許聽不懂這些道理,道理都需要切身體會。

但,我們要灌輸思想,等到有應用場景時,他就會想到這個道理。

就像小孩子背三字經,他又不懂含義,背它有何用?

孩子小時候記憶能力最強,先給他灌輸進去,大了慢慢都懂了。

人之初,性本善,

狗不叫,砸一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