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還有下半句,人心不古呀

大家好,歡迎來到《三農世界1》,從不同的角度報道三農資訊。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上方紅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

農村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還有下半句,人心不古呀

農村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還有下半句,人心不古呀

中國歷史悠遠綿長,文化也博大精深。在農村,流傳著許多喜聞樂道的俗語,俗語又稱老話,是農村人祖祖輩輩,一代代口傳下來的。它們字字珠璣,包含人生深刻的哲理或者豐富的生活經驗。

過去的農村,雖然清貧,村內雞犬相聞,村外青山悠悠;人們也很勞苦,日升而作,日落而息。朝陽下,私塾書聲朗朗;夕陽照,老人滿臉慈祥。歲月流逝,時光匆匆,道德規範,首推三綱五常;人之本性,卻有七情六慾。蒼山漸遠,江水東流,留下了什麼?又帶走了什麼?

農村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還有下半句,人心不古呀

一、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這句話的本意是:富貴時,貧困時所結交的朋友不能忘記,和自己共患難的妻子也不能拋棄。這句話來自一個歷史典故,出自范曄的《後漢書》:漢光武帝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剛剛守寡,劉秀有意她再嫁,便和她談論朝中的群臣。湖陽公主說:“大司空宋弘,儀容莊重,道德高尚,誰都不能和他相比,可惜他已經有了妻子。”

劉秀笑道:“待我想個辦法,促成此事。”於是下令召見宋弘,讓湖陽公主躲在屏風後面。宋弘到,行禮畢。劉秀對宋弘道:“民間諺語說,人一旦高貴了就要換朋友,而有錢的人會另娶妻子,這是人之常情嗎?”宋弘答道:“臣只知: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劉秀沉默,回頭向裡面的姐姐道:“看來此事是不成了。”

農村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還有下半句,人心不古呀

二、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父母在世,有父母的地方,便有家的感覺;父母去世了,世界之大,任何一個地方都感覺像是在旅途中。這句話是近代人總結的,很精闢,也富有真情和道理。它是由《論語》中“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演變而來。

古代有個孝子韓伯俞的故事:伯俞小的時候,犯了錯誤,母親就會嚴厲的教導他,並且還打他。後來伯俞長大了,一次又受到母親的責打,他放聲大哭。母親很奇怪,因為這幾十年來打他從來都不哭,就問他原因。伯俞說:“從小到大,母親打我,我都覺得痛,但是今天我卻感覺不到痛了。母親身體愈來愈弱,我奉養母親的日子也越來越短了,為此我不禁悲從中來。”

農村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還有下半句,人心不古呀

正所謂:百善孝為先。流傳下來的俗語教導我們為人之道和孝順之法。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孝之人也不少。有些人不贍養父母,此等人都不如禽獸,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禽獸亦知道孝道。農村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久貧家中無賢妻”。

個人認為,若真是孝子,即使父母久病也會孝順,而自己的妻子要真是“賢妻”,家貧也不會嫌棄。西風日下,人心不古,說的是現在的人嗎?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請評論留言。

農村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還有下半句,人心不古呀

(謝謝觀看,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三農世界1》,從不同的角度報道三農。歡迎點上方紅色字“關注”,如果喜歡本文,請點贊並轉發,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