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最神奇的一個數字:72

估計很多看官都想過這個問題:咱做投資理財的話,資產多久時間可以翻番?

這其實是可以通過計算得出來的,你可以運用複利,即(1+i)=2,i為投資收益率,再求解n……的指數來計算。

但對於金融圈的專業人士來說,完全不用這麼複雜地去算,因為有一個特別神奇的數字:72。

這個數字的神奇之處在於:

將72除以你的“年投資回報率”,結果就是資產翻倍需要的年數。

金融界最神奇的一個數字:72

“72法則”神奇在何處?

這個法則不僅可以幫助你在很繞的數字裡,估算大致的利息,而且可以幫助你進行長期的投資理財規劃。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我有100塊錢用於投資,每年可以得到的回報率是10%,那麼過多久我可以把這100塊變為200塊呢?

答案是7.2年。

基於相同的邏輯,我們也可以問自己:如果我想在5年內將自己的本金翻一番,那麼我需要每年多高的投資回報率?

答案是:72/5=14.4%。

運用“72法則”,我們一起看看當下的主流投資需要多久實現資產翻番:

1、銀行儲蓄:現在1年期定存利率是1.5%,實現本金翻番所需時間是:72/1.5=48年。

2、國債:

現在1年期國債收益率大約2.2%,實現本金翻番所需時間是:72/3=33年。

3、餘額寶:現在年化收益率大約是2.8%,實現本金翻番所需時間是:72/3.5=26年。

4、P2P:現在平均年化收益率大約是8%,實現本金翻番所需時間是:72/9.5=9年。

5、股票:浮動收益,七十二法則失效,適應的法則是7賠2平1賺。

“複利”的奇蹟

有些看官可能會問,如果每年的回報為10%,那麼要本金翻一番,那就是要上漲100%,這個不是需要10年麼?怎麼只需要7.2年?

答案是:複利。

愛因斯坦曾說過“複利的威力比原子彈還可怕”。

要不是因為有複利,我們如今根本看不到享譽世界的“諾貝爾獎”。

給各大傑出人物頒獎的“諾貝爾基金會”是由諾貝爾捐獻980萬美元建立的,但剛開始這筆資金被限制只能投資在銀行存款與公債上,不允許參與有風險的投資。

但隨著每年獎金的發放與基金會運作的開銷,歷經50多年後,諾貝爾基金的資產流失了近2/3,到了1953年,該基金會的資產只剩下300多萬美元。

而且因為通貨膨脹,300萬美元只相當於當初的30萬美元,原定的獎金數額顯得越來越可憐。

眼看著諾貝爾基金走向破產之時,理事們求教麥肯錫,將僅有的300萬美元銀行存款轉成資本,聘請專業人員投資股票、房地產等。

此舉扭轉了整個諾貝爾基金的命運,基金不但沒有再減少過,而且至今的111年裡,諾獎發放的獎金總額早已遠遠超過諾貝爾的遺產,其年平均複利速度超過20%。

巴菲特說過:“我的財富積累來自於我出生在美國,我的基因比較幸運,以及複利。”

所以,回到我們最初的那個翁題,如果第一年的回報為10%,那麼第二年可供投資的本金就不再是100塊,而是110塊。

以此類推,利上滾利,投資的回報會因為複利的原因而大大提高。

“72法則”與“複利”的實際意義

真正理解複利,是投資者從愚昧到理性需要跨出的第一步。

很多業餘級投資者在挑選投資產品時,只看該產品的預期回報率,而完全忽略該產品的“收費”,這其實是大家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

金融界最神奇的一個數字:72

舉個例子來說:

假設一個基金的費前回報為每年7.2%。那麼根據“72法則”,我們在10年以後可以將本金翻一番。

但現在基金經理要收取每年1%的管理費,那麼我們的淨回報就變成了每年6.2%。

在這種情況下,將本金翻一番需要花費的時間就變成了72/6.2=11年7個月

那如果基金經理收取每年2%的管理費,外加20%的收入分成,我們拿到手的淨回報變成了每年4.16%。

在這種情況下,本金翻一番需要的時間再次被延長到:72/4.16=17年4個月

金融界最神奇的一個數字:72

上面說的這個道理可以通過這張圖表來更好的闡述。

如果沒有投資成本(假設費用為0%),那麼在年回報7.2%的情況下,我們在第十年就可以將本金翻一番,這種情況在上圖中用藍線表示。

如果扣除了基金經理的費用,比如1%,那麼收益曲線就變成了上圖中的綠線。

如果你支付了私募基金行業普遍的2%/20%的收費標準,那麼要想將自己投資翻倍的願望會進一步得到打擊。

事實上在20年以後,當初支付1%的費用的資金規模,會比支付2%/20%費用的資金規模高出50%左右。

通過上面簡單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出,忽略投資成本,對投資的長期回報造成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所以,當你知道“72法則”和“複利”後,打算用幾年實現資產翻倍?

愈早有錢,未來就會愈有錢。

當你年邁無法靠自己賺錢時,你所擁有的金錢,卻可以靠投資收益持續帶來財富。

一邊旅遊,一邊讓金錢替你打工,豈不快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