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木堡之变到地理大发现

虚极子按: 在洛伦佐一世短短不到半个世纪的一生中,中国与欧洲在世界贸易体系中攻守之势异也。

1433年,印度西南海岸的古里国,在阿訇缓缓的葬礼祷告声中,一具由白布紧紧包裹着的尸体被投进浩瀚无垠的印度洋。那就是中国大航海家郑和献给他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扬帆远航的最珍贵的礼物——他的生命。就在郑和溘然长逝于异邦后的转年,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正式确立了它在欧洲经济、金融以及政治领域里的统治地位。一时间,由地中海东岸转输而来的东方财富滚滚地流进美第奇家族的口袋,使它一跃成为当时欧洲最富有的门阀。

从土木堡之变到地理大发现

▲ 佛罗伦萨

这个黄金家族的历代统治者都乐于为艺术和文化事业一掷千金,仿佛对审美的敏锐感受和慷慨解囊构成了古往今来名门望族除了尚武和重商之外的精英性格之又一要素。在艺术史上几乎可以形成这样一个定论:没有美第奇,就没有文艺复兴。而美第奇家族的天之骄子——洛伦佐一世更是亲手促成了文艺复兴黄金时代的到来。

从土木堡之变到地理大发现

▲ [意]安德烈·德尔·韦罗基奥 & 奥尔希诺·贝宁滕迪《洛伦佐·德·美第奇塑像》,晚于1478年,彩绘陶像,65.8 × 59.1 × 32.7 cm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藏

洛伦佐·德·美第奇(1449-1492)的生卒年暗合着东西方贸易史上两个极重要的时间节点。在其出生的1449年,中国皇帝明英宗贸然对蒙古高原上的瓦剌部发动了一场失败的御驾亲征,史称“土木堡之变”。铩羽而归后,原本处于全盛期的大明在外部世界面前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贯穿草原的贸易通道没有打通,曾经繁盛一时的下西洋的壮举也已在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落下帷幕。内外交困的明帝国在本该由中国人主导的陆海世界贸易体系中迅速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勃然而兴的欧洲

从土木堡之变到地理大发现

▲ 画面左侧即洛伦佐一世,右侧乃此画的创作者波提切利

[意]桑德罗·波提切利《三王来朝》,约1475年,布面油画,111 x 134 cm

意大利佛罗伦萨 乌菲兹博物馆藏

正当传统贸易通道的东端——大明——命悬一线之际,遥远的西端也传来了不祥的讯息: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的铁蹄踏平了君士坦丁堡。在拜占庭王朝覆灭前夜,就已有大量的富商巨贾、能工巧匠和饱学之士涌出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千年帝国,四散奔逃。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和米兰等意大利北部城邦,作为这些精英阶层向西逃亡的首选目的地,迅速地将来自传统陆海贸易体系中的资本、科技、知识以及审美品位整合起来,借此将文艺复兴推向高潮,并把这股经济与文化的能量不断向西方输送:原本偏安一隅的蕞尔小邦西班牙在15世纪下半叶迅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就在西班牙军队解放格拉纳达、驱逐摩尔人的末代国王的同一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派遣哥伦布绕过被土耳其人盘踞的近东,凿空新的海洋商路,去寻找富庶的印度和中国。那一年是

1492年——地理大发现的元年,也恰好是洛伦佐·德·美第奇去世的年份。

从土木堡之变到地理大发现

▲ [意]乔万尼·贝里尼 & 提香《诸神的盛宴》,1514-1529年,木板油画,170.2 x 188 cm

美国华盛顿 国家美术馆藏

在洛伦佐一世短短不到半个世纪的一生中,中国与欧洲在世界贸易体系中攻守之势异也:一个是左支右绌、故步自封,另一个则左右逢源、积极开拓。

所幸明代的海禁政策时紧时松,1567年“隆庆开关”之前依然有瓷器或以走私的形式流出海外,或以皇帝赏赐的形式回赠给进贡国。而埃及在拜占庭帝国1453年覆灭之后,直到自身在1517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征服之前,一直充当着瓷器由印度洋转运到欧洲的最后一条必由之路,甚至开始出现针对中国青花瓷的仿制品。洛伦佐一世用于婚宴上的瓷器便是从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君主那里获赠的,只是我们无法确知那些瓷器究竟是真品还是赝品……

从土木堡之变到地理大发现

▲ 来自明代中期的青花潘趣碗和大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