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男男之間的戀愛都超不過3個月?


為什麼很多男男之間的戀愛都超不過3個月?

男男之間的戀情持續三個月不算長吧?但對於我們中間的有些人來說,這可能是他們經歷過的戀愛中持續時間最長的。如果你是屬於這類人,那麼這篇文章分析的10個大致的原因,可能對你有參考的價值。

為什麼很多男男之間的戀愛都超不過3個月?

1、你對他的迷戀超越了理智

如果你有一段時間或者從來都沒有男朋友,當有新的戀情展開時,一開始你就會將男朋友的想法理想化、浪漫化了。人們常說,“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只不過,在陷入自己打造的“仙境”之後,你戴的是“玫瑰色”的眼鏡,怎麼看對方都是好,沒有絲毫缺點。你幸福地忽略了你們兩個人之間其實可能有很多不合適的地方。最終,你約會的那個人意識到這一點並提出與你分手,你會突然感到傻眼,因為你一直天真地以為,你們倆才是“天設一對、地造一雙”。

為什麼很多男男之間的戀愛都超不過3個月?

2、你不確定你在這段關係中想要什麼

“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用電影《後來的我們》中的愛情來說明同志之間的感情,或許有些牽強。但有一點是相通的,沒有人會教我們如何相愛,包括後來成熟了、經歷過了的自己。

很多人會期待有一段感情,但沒想過、也沒必要事先去想如何經營。你真正想從這段關係中得到什麼?你能付出到什麼程度?你會優先考慮什麼?什麼樣的情況是太過了?……你在遇到某個人之間無需去考慮這些問題,但在遇到某個人之後,你卻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回答這些問題。有些人就在這些問題上“陣亡”了。

為什麼很多男男之間的戀愛都超不過3個月?

3、當在床上的激情消退後

兩個人在床上很和諧的時候,其實也很難分辨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那個人。但當激情開始退卻,越來越多的兩人之間的相處中比性愛更重要的問題就會一個接著一個呈現。

為什麼很多男男之間的戀愛都超不過3個月?

4、你還沒有準備好經營一段長久的關係

這也不是什麼玄乎的道理,這只是個簡單的事實。有的人就是還沒準備好要找一個長久的伴侶。或許是對自己“先立業、後成家”有某種執念,或者是還沒有徹底忘記前任,或者是還沒有從過去所受的某種傷痛中解脫出來……這樣的人,精力更多的用來關注自己的人生,無暇去照顧、甚至愛某一個別人。一旦有一段感情來臨,相處不長也是很自然的事。

為什麼很多男男之間的戀愛都超不過3個月?

5、你可能不適合單一伴侶關係

這也是另一種簡單的事實。有的人並不喜歡單一的伴侶關係,卻一次次把自己帶進與某個個體的戀愛關係中,這無異於削足適履。或許你該開始嘗試更適合你的多重伴侶關係?開放式伴侶關係?還是主動地選擇“只戀愛、不結婚”的單身狀態?反正“一夫一夫制”可能不適合你。

為什麼很多男男之間的戀愛都超不過3個月?

6、你不願意接受對方實際存在的底線

每個人生活中都會有一些底線,關於生活目標、職場關係、人際交往,甚至個人生活的私慾等,而且很難用對錯來簡單區分。成熟的走入戀愛關係的人,會尊重雙方都存在的這種底線並予以接受。而且不光在戀愛關係中,人際交往中也存在這種底線,往往看到對方並尊重底線的人,在心理學上被視為成功的開端。

在戀愛關係中,你應該看到對方存在的底線,並不應該嘗試去改變它。但如果你覺得對方的底線與你的認識相去甚遠,關係往往就會走向結束。或者你們在這段關係中要花很多額外的經歷去處理這種差異。

為什麼很多男男之間的戀愛都超不過3個月?

7、你沒有刪除同志交友軟件

Blued、Aloha、Grindr、Jack'D……,這些各色小軟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讓人上癮。孤單時,它們的確是我們的好夥伴。但一旦你進入一段相互負責、相互承諾的認真的關係,從手機上卸載它們是理所應當的。這樣才能做到不被其他人分心。

為什麼很多男男之間的戀愛都超不過3個月?

8、你怯懦於暴露自己的缺點

誰都有缺點,你害怕在一段時間以後暴露自己的缺點、脆弱的一面,其實和你約會的那個人也一樣,雙方的內心戲可能一樣多、一樣複雜。但關係到了一定的縱深,又不得不坦誠相對。暴露自己的缺點和脆弱的一面,向對方展現一個真實的自己, 可能是個冒險的過程,但也是在兩個人可能的長久關係中必經的過程。

為什麼很多男男之間的戀愛都超不過3個月?

9、你們常常在溝通不暢中掙扎

希望你不是個不會溝通的人,但愛侶之間學會溝通的確非常重要。兩個人的相處中,有一半以上的誤解都來自於錯誤的表達,這是感情出現危機的主要原因。如果你和對方處於同一個頻道,那麼這些誤會可能很容易迎刃而解。但如果不是,問題就很麻煩了。

為什麼很多男男之間的戀愛都超不過3個月?

10、你對戀愛關係有著不切實際的標準

幾乎所有的婚姻顧問都會教導我們,戀愛或婚姻中的一個人相信另一半會滿足自己所有的需求,那是天方夜譚。抱持這種想法,本身對這段關係具有極大的殺傷力。沒人能做得到! 你需要有其他不同的朋友、個人愛好和發洩情緒的管道,通過與各種各樣的人的交往和人生歷練,來滿足自己所有的心理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