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被殺後,劉備說4個字,諸葛亮聽了心寒,趙雲聽了想回常山

張飛被殺後,劉備說4個字,諸葛亮聽了心寒,趙雲聽了想回常山

文|佑子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自桃園結義起,就情同手足,然後一併踏上了興復漢室的道路。大哥劉備,知人善任,以仁義著稱;二弟關羽,忠肝義膽,以忠義聞名;三弟張飛,有萬夫不當之勇。這三個人走到一起,註定要成就一段傳奇。

在劉備艱辛的創業之路上,離不開關羽、張飛二人的相助。根據相關書籍記載,劉備和關張兄弟二人,無論吃飯睡覺,都是生活在一起,感情深厚的就像是親生兄弟一般。事實確是如此,我們從書籍抑或是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三人關係好的橋段。但是在後期,關羽和張飛相繼遇害之後,劉備卻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兩種反應。

劉備所展現出來的態度,其中的深意令人玩味,如果想要明白其中的原因,這一切還要追溯到襄樊之戰。

襄樊之戰中,曹仁授意進攻關羽,但是沒曾想被關羽反殺。經此一役,關羽的風頭正盛,於是就有了關羽圍攻曹仁,收服於禁,斬殺龐德的後續發展,最後讓曹操都有了遷都的想法。但正是因此此戰過於輝煌,所以關羽變得剛愎自用。在與呂蒙的戰鬥中,關羽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滑鐵盧,最終被殺。

當劉備聽到關羽被殺之後,傷心欲絕,頓時哭暈在地。在場的眾人,紛紛被劉備真摯的感情打動,覺得自己沒有跟錯人。

於是,劉備就決定為自己的二弟報仇,但是當時的情況並不適合出兵東吳,於是劉備手下的大臣們,紛紛趕來勸阻,他們讓劉備冷靜下來,從長計議。在眾人的勸阻之下,劉備終於平復了心情,將復仇的火焰給掐滅了。結果張飛知道此事之後,立刻趕來。

“哥哥現在當了皇帝,怕是忘了當年桃園結義的情分了吧!”

張飛一句話,說的劉備面紅耳赤,想起這些年來,關羽跟著自己戎馬一生,征戰沙場的往事,當即就決定出兵復仇。當即,劉備就下令,讓張飛從閬中出發,結果這還沒有開始,就傳來張飛遇害的消息。

但是在張飛遇害之後,劉備卻表現出了另一種反應,他沒有傷心欲絕,沒有哭暈在地,而是非常平淡的嘆息道:“噫,飛死矣!”

劉備的這種表現,都被眾人看在眼裡,諸葛亮聽到劉備所說之後,感到非常的寒心。原因如何?因為諸葛亮在這種時候,終於看穿了劉備,他之所以在關羽死後痛哭,就是故意哭給張飛看的。因為這樣的話,會讓張飛覺得自己重情重義,讓張飛更加的忠心。但是在張飛死後,劉備就沒有在做戲的必要了,所以就表現的非常平淡。

聰明如諸葛亮,自然看穿了劉備的想法,此時此刻他才意識到,自己被劉備欺騙了,所以心裡說不定非常後悔輔佐劉備。

有同樣想法的還有趙雲,趙雲在青年時期就已經追隨劉備,一生忠肝義膽,更是有著常勝將軍的美名。但是此時他卻看到劉備這樣的做法,心裡面同樣非常難過,聽完之後想要回常山去。

以上就是筆者對於三國的一些看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積極留言,與筆者進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