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自性是怎樣開發員工的

“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佛家說法)。”只要開發出人的自性,即使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員工,加上實幹精神,並且懂得運用方法,他就能把事情做好,就能做出業績來。

所以,能把事情做好的根本保證不在於學歷高不高,而在於人的自信心。把人的自信心培養起來,我們再給他指出一條正確的路,他就能走得很好。

很多研究管理的人都認為管理是建立在知識、素質之上的,好像只有高學歷的人才能談管理,低學歷的就免談。他們想象中的管理是:一個人就能把接單、安排生產、到技術處理等全套搞下來。這樣理解管理是錯誤的。

如果按這樣的思維,中國大量的企業就不能搞管理了,因為中國很多中小企業裡的員工學歷都不高。而實踐證明,員工有極大的挖掘潛力。管理實踐中大量的攻關動作都是員工自性得到開發的結果。

很多老闆也喜歡動不動把企業的問題歸結於員工素質低。什麼是素質?學歷等於素質嗎?如果把學歷等同於素質,我們就要反問一個問題:“很多老闆都是低學歷的人,他們大多是初中生甚至小學生,可是他們一年掙幾個億,這和學歷有關嗎,這是素質低解釋得了的嗎?”

學歷不高的老闆們之所以成功,不正是靠實幹嗎?實幹的品性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根本智慧。佛家把這種源於品性的智慧稱為根本智,把源於知識的智慧稱為後得智。如果我們理解了根本智與後得智的不同,我們就不會將人的素質與學歷等同了,也不要以為下面普普通通的員工不聰明瞭。否則,你的企業會是一個埋沒人才的墳場,進來一個滅一個,搞得員工個個都沒有自信。

在別的企業乾得很好的員工,如果到了一個企業裡總是被責備,久而久之,員工就會認為自己真的笨得不得了。如果企業讓員工一天到晚都覺得自己笨,這會磨滅員工的自信心。

提高員工自性最重要的動作就是每日的改善,要相信員工的能耐,開發員工的自性。

開發員工的自性就要善於在自己企業員工身上下功夫,一天到晚動挖人念頭的人,是絕對不會重視自己企業的員工的。因為他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忽視了自己員工的內在潛力,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是捨近求遠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