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詩歌再出發

新时代,诗歌再出发

新時代,詩歌再出發

——詩刊社中國詩歌網舉辦第二屆新時代詩歌北京論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如何創作出更多歌詠新時代、反映人民美好創造實踐的優秀詩作,成為值得詩歌界不斷深入探討的話題。1月5日至6日,由詩刊社中國詩歌網主辦的第二屆新時代詩歌北京論壇在京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出席並講話。來自全國各地的60多位詩人、評論家參加,圍繞論壇主題“新時代詩歌的創新、建設與發展”展開研討。論壇由《詩刊》副主編李少君主持。

吉狄馬加在講話中說,中國詩歌創作一直以來都在深刻地介入中國的歷史與現實,在巨大社會變革中描繪了中國人的生活與情感,塑造了中國人豐富的審美感覺,凝聚了中國人的精神。隨著新時代的到來,詩歌創作迎來了新的機遇。在新時代,中國詩歌要繼承好傳統中國文化的文脈以及近百年來的詩歌傳統,同時也要積極借鑑優秀外國詩歌經驗,更重要的是從當代中國人生動的創造實踐中汲取力量與靈感,尋找新的美學表達方式,抒發中國情感,創造新時代的史詩。新時代的詩歌應該是多姿多彩的,我們的詩人要進一步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把“寫什麼”和“怎麼寫”更好地結合起來,不斷拓展詩歌的疆界,不斷提升詩歌的境界,創作出更多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優秀詩作,通過多種媒介讓詩歌佳作走進人民群眾的生活空間之中,共同創造中國詩歌的新輝煌。

新時代呼喚詩歌創作的新氣象。詩人車延高說,詩歌創作在當前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繁榮期,但也由此帶來了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局面。站在新的歷史節點,詩人們應該大膽地擁抱新時代,讓自己的靈魂接受新時代的洗禮,站在民族復興、文化復興的高度,進一步深入生活、觀察生活,用新的思維、視角和表現手法來謳歌這個偉大的時代,創造出更多思想性和藝術性俱佳的詩作。詩人劉笑偉認為,進入新時代,中國詩歌要產生與偉大時代相匹配的“大詩”。新時代的詩歌創作要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其使命是弘揚中國精神、謳歌中國人民在追夢逐夢的歷史進程中展現出的精神風貌,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軍旅詩人一定要發揮軍旅詩的優勢,放眼時代、壯大格局,在新時代發出自己宏亮而獨特的聲音。

要寫出新時代的大詩,詩人必須對歷史和現實有深刻的把握。詩人閻安說,新時代是一個現代化程度很高的時代。互聯網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自然狀態,即使不親臨現場,人與人照樣可以通過互聯網“見面”。但是現實感是虛擬的體驗所不能替代的,詩人應該啟動自己的身心去深入現實、把握現實,在詩歌創作中呈現出既來源於現實又超越現實的詩意空間。詩人李雲認為,新時代需要真正優秀的詩歌,需要能客觀和詩意地反映時代特徵的真詩。完成新史詩創作重任,需要詩人們對新時代的本質特徵有真實的認知,需要詩人們真正深入生活,到人民當中去。詩人要端正創作方向,超越“小我”,從小悲哀、小感動、小情緒、小歡喜和沉溺於語言內部鍊金術的小技巧中走出來,擁有大格局、大抱負。

新的中國經驗需要新的表達手法。在詩人湯養宗看來,新世紀以來的中國新詩總體上更加註重敘事性、語言的鮮活度,詩歌結構的肌理更為多維複雜。在新時代,詩人要通過詩歌創作挖掘出具有這個時代特徵的痛與樂。這樣的詩歌創作,一方面要見證時代的發展,另一方面要完成詩歌的美學建設,在世界詩歌場域中繼承和發展漢語詩歌的榮光。評論家羅振亞認為,21世紀的詩歌創作更加關注日常經驗,將詩從縹緲的“雲端”請回了堅實的“大地”,增強了詩歌的“及物性”。在新時代,我們需要對“及物性寫作”作出更為辯證的理解,“及物”寫作不能放棄精神的提升,而且要講究詩藝的自主性建構,注意各個藝術環節的打造。詩人胡丘陵說,在新時代,我們要寫出更多敢於承擔社會歷史責任、對藝術風骨負責的大詩。詩歌表達社會歷史,不是簡單地複述歷史事件、羅列生活細節,而是要有詩意的提升,將社會歷史的承擔和詩藝的承擔更好地結合起來。

在新時代,我們應該更好地處理新舊傳統、中西交流等命題。詩人劉向東認為,新詩和傳統詩詞雖然形式有別,但在很多詩意向度上是一致的。我們應該做到“守正”,繼承古典詩詞優良傳統,同時在面對新時代語境時敢於創新。這個時代呼喚具有綜合創造力的偉大詩人,但這樣的詩人畢竟是鳳毛麟角的。然而,我們不必氣餒,每個詩人都要努力參與這個時代的見證與言說,共同書寫一部當代史詩。在評論家蔣登科看來,中國新詩的發展,與對外國詩歌的翻譯、引進密切相關。在新時代,希望有更多優秀翻譯家對那些外國經典詩作進行翻譯。在注重引進外國詩歌的同時,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考慮中國新詩的“輸出”工作。應該遴選出比較權威的新詩選本,並組織優秀翻譯家對這些作品進行翻譯介紹,向外國讀者系統地推介中國新詩。

新時代詩歌的創新,最終還是取決於新時代詩人對自我的更新。評論家楊慶祥說,微軟公司開發了人工智能“小冰”,它可以寫出很有詩意的作品。面對這樣的情況,詩人們必須重新從五四新詩傳統裡汲取營養,重新思考“立人”與“立言”的關係,重新把詩和人結合起來,在詩歌寫作中表達詩人的遭遇、命運,使之與“人工智能之詩”區別開來。詩人馬驥文說,無論在任何時代,詩歌都必須回應時代對它的期待。詩人在語言技藝上的精進和成熟,一定是在和時代的回應關係中完成的。在新時代,詩人要鍛造出一個健全的心靈,這應該體現在,任何時代的內容在他那裡都能夠得到深邃的觀察和認真的回應。

論壇期間,還舉行了《詩刊》廣告詞徵集頒獎儀式。網友手揮五絃的“詩承風雅頌,刊載天地心”獲得特等獎。

新时代,诗歌再出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