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為權健違法經營受查處 就把保健品一棍子打死

針對天津權健公司在經營活動中,涉嫌傳銷犯罪和涉嫌虛假廣告犯罪,公安機關已依法對其涉嫌犯罪行為立案偵查,束某某(男,51歲,權健公司實際控制人)等1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其中16人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緊接著,河北華林公司也遭到查處。這一系列行動,使國內保健品生產和經營行業談虎色變,不明真相的群眾更是發出了“保健品都是害人的垃圾”食品的感慨。

保健品是經國家衛生部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能調節人體的機能,具有特定的功效,適用於特定人群。大多數保健品要麼選用中藥的配方,要麼就是生物精華提取物。有些食物本來就具有治病功能,譬如大蒜可以殺菌,紅曲可以降脂。其實很多藥品都是從食物中提取出來的。如果你承認中藥能治病,那麼保健品當然也是能治病的。但保健品法規不允許保健品宣傳療效,這一法規讓保健品行業陷入了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

不能因為權健違法經營受查處 就把保健品一棍子打死

很多科研單位和老專家花一輩子的心血研究出的保健品,又經國家級的專家評審,具有療效,頒發了保健品許可證,又花費大量資金建工廠,通過各項嚴格的審批,終於生產出來,可以解決人的疾病,但一宣傳功效卻被扣上違法的帽子,無一例外。

殊不知,硬性將保健品與藥品分成兩類不同的產品,只能表明管理的簡單粗暴。很多優質產品,本身既是保健品,又是藥品,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就有藥食同源的說法。僅僅是為了管理的方便,將某些成分完全相同的產品,人為分為藥品和保健品,除了為管理機構提供權力尋租的機會,並未為生產者和消費者帶來任何便利。

曾經有一篇文章叫“所有保健品都是騙人的,無一例外”,這種明顯錯誤的文章居然還能被冠以“人民日報”的名義,到處流傳,廣受追捧。請大家冷靜地思考一下:為什麼那麼多老人寧肯自費買保健品而不公費吃藥?

不能因為權健違法經營受查處 就把保健品一棍子打死

因為他們吃了多年的藥卻沒把他們的病治好,藥物從來沒有治好過糖尿病、骨刺、高血壓、黃斑變性、肺纖維化、長期失眠、動脈硬化、老胃炎、類風溼等慢性病。

老人們疼呀,天天難受呀,度日如年呀,都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去買保健品的,有太多的老人吃了保健品後身體真的好了,甩掉了藥品。人是靠營養維持生存的,而不是靠藥物活命的。藥物只能治病,卻不能讓人持久健康。營養醫學早已為理論界認可,全國很多醫院都已開設營養專科。在國外,營養保健更是得到政府部門的肯定和支持,成為全民健康的基礎工程。

這些超越藥品的成果本應受到鼓勵與認可,在全社會大面積推廣宣傳,造福於全體百姓。現實中卻被媒體口誅筆伐,保健行業從業者儼然已成為過街老鼠,尊嚴全無。媒體不允許報道保健品正面的功效,保健品治好了那麼多人,一個也不見宣傳。反而專門找幾個沒有效果的人做負面報道,甚至不需要證明,僅憑臆想就說保健品是騙人的。這實在有失公允!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不可能出現大的保健品企業。沒有領軍企業,那些江湖掙快錢的生意人便利用保健品掙老人的錢,他們無底線。幾粒老鼠屎,汙了一鍋湯。媒體偏又喜歡緊盯這些老鼠屎,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於是整個行業日益陷入惡性循環。

不能因為權健違法經營受查處 就把保健品一棍子打死

我們也贊成各管理部門嚴管,但切不可認為保健品全是騙人的,無一例外。保健品有好的,而且很多都是好的,保健品幫助中國減少了鉅額醫藥費,大幅提升了國民健康水平,極大減輕了兒女的負擔。

社會應該客觀評價保健品的社會價值,在打擊保健品詐騙犯罪的同時,切不可冤枉正規的保健品行業從業者。更應該樹立一批好的企業,好的個人,立正氣,規範大健康產業,讓中國這一人口大國、疾病大國在健康領域有正確的法規可依,有公正的新聞報道,有公正的司法管理,有冷靜客觀的社會評論。只有這樣正確的社會管理,才能實現中國的健康夢、強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