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文言數詞用法總複習

116.文言數詞用法總複習

(1)表示數量詞

文言文中的數詞,有時表示一個數量詞,其特點是量詞省略,修飾名詞時即可前置,也可後置,而修飾動詞時前置。例如: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韓愈《馬說》)“一食”中的“一”是吃一頓,量詞“頓”省略。

箱奩六七十,綠碧青絲繩。(《孔雀東南飛》)“六七十”指六七十隻,數詞後置,並省略量詞“只”。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軾《赤壁賦》)“一”指一粒,數詞前置,量詞“粒”省略。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諸葛亮《出師表》)“三”即三次,省略量詞“次”。同時前置修飾動詞“顧”。

(2)表示概數 (約數)

①連用兩個數字(這與現代漢語相同)表示概數。有時用一個確數表示概數,是虛指而非實指,常表示眾多的意思。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詩序》)“二三”表示兩三里左右。

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賣油翁》)“八九”指八九支箭。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衛風•氓》)“三”指多年。

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十則》)“三”指多次。

是故古者聖主必有爭臣七人,言而不用,則繼之以死。(《求諫》)“七”指幾個。

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九”指多次。

雖九死其為悔。(《離騷》)“九”指多次。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十年”是多年。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木蘭詩》)“十二”指軍書多,非實指有十二卷。

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阿房宮賦》) “三十六年”是很多年。

不數歲,田百頃,樓閣萬椽,牛羊蹄各千計。(蒲松齡《促織》)“百”“萬”“千”均非指實數,都是指很多。

②常用“許”“所”“餘”“數”等表示約數。例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小石潭記》)“百許頭”即大約一百頭左右。

船首尾長約八分有奇(讀jī,表示零數、零頭),高可二黍許。(《核舟記》)“二黍許”即大約兩個黃米那樣高。

月餘亦卒。(《人琴俱亡》)“月餘”即一個多月。

鄒忌修八尺有餘。(《鄒忌諷齊王納諫》)“八尺有餘”即八尺多。

無何見宮殿數十所。(《山市》)“數十”即幾十。

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立大巫後。《西門豹治鄴》

“十人所”即十人左右。

(3)表示序數

有些數詞含有第幾之義,表示順序。例如: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一”指第一次,“三”指第三次。

以孔子遇虎言之,聖人不能先知,六也。(王充《知實》)“六”即第六。

(4)表示兩數相加

這種情況是用“有”將前後兩個數連接起來,表示兩數相加,有時量詞省略。例如: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陳情表》)“四十有四”即四十四歲,“九十有六”即九十六歲。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諸葛亮《出師表》)“二十有一年”指二十一年。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勾踐滅吳》)“億有三千”即十萬三千(億:十萬)。數詞作定語後置。

鄒忌修八尺有餘。(《鄒忌諷齊王納諫》)“八尺有餘”即八尺多。

(5)表示兩數相乘

有時兩數連用,表示所指的數是兩數相乘的積。例如: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歸有光《項脊軒志》)“三五”是指陰曆十五日。

急走趨之,乃二八姝麗。(蒲松齡《畫皮》)“二八”即十六歲。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古詩十九首》)“三五”即農曆十五日,“四五”即農曆二十日。

(6)表示一個分數

有時兩數或連用,或用“之、無”等將兩數隔開,表示幾分之幾,前一個數代表分母,後一個數代表分子。例如:

曩與吾祖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十無一”即十分之一,“十無二三”即十分之二三。

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過十之一二矣。(洪亮吉《治平篇》)“十之一二”指十分之一二。

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馬遷《陳涉世家》)“十六七”就是十分之六七。

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十一”即十分之一。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馬》)“十九”即十分之九。

不如自行搜覓,冀有萬一之得。(《促織》)“萬一”即萬分之一。

(7)表示倍數。

大致有兩種形式:若是一倍,只用一個“倍”表示。若是幾個倍數連用,一般只留一個“倍”字,其餘直接用數詞表示。

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觀潮》)倍,即一倍。

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師,叩關而攻秦。(《六國論》)

敵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謀攻》)十,即十倍;五,即五倍。

(8)“一”的特殊用法

“一”在文言文中十分活躍且具有多種意義,用法靈活,常用義項有“相同”“一樣”“統一”“滿”“全”“都”“整體”“一體”“專一”“竟、乃”等。例如:

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歸有光《項脊軒志》)“一”是一體、整體之義。

而或長煙一空。(范仲淹《岳陽樓記》)“一”義為全。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荀子《勸學》)“一”指專一。

六王畢,四海一。(杜牧《阿房宮賦》)“一”即統一。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一”即滿、全。

一至此乎?(《史記•滑稽列傳》)“一”即竟、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