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下一个“海天味业”之千禾味业

寻找下一个“海天味业”之千禾味业


提到调味品行业,2018年最火的公司要数海天味业了,卖酱油卖到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真不是随便吹的。

2017年,海天味业酱油产品的毛利率为49.53%,而千禾味业同期酱油产品的毛利率为48.83%。千禾味业市值只有50亿左右,主打产品毛利率能够做到接近行业老大,将来业务做大了,再来点规模效应,没准能长江后浪推前浪,成为酱油界的后起之秀,下一个海天味业,可能吗?

01 千禾味业的产品

千禾味业,产品包括酱油、食醋和焦糖色。

酱油和食醋是食物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品。焦糖色是食用色素,是一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天然色素,目前广泛用于酱油、醋及酱制品、复合调味料、含乳饮料、果冻、饼干、威士忌、黄酒、啤酒和麦芽饮料、料酒、碳酸饮料、茶饮料等。

其中酱油为主要产品,2017年在营收中的占比为57.64%。

熟悉海天味业的,可能会有疑问,广东成为酱油生产基地得益于其所处纬度的日照条件,而千禾味业地处四川眉山,

那个地方生产的酱油品质能过关吗?

目前,国内酱油生产知名企业酿造酱油采用的都是高盐稀态发酵工艺,公司上大体上相差不大,不像白酒有酱香型、浓香型和清香型之分。

千禾味业将产品定位为中高端市场,其中主推的“有机”、“头道原香”系列更是以零添加、高氨基酸含量为卖点,没有去强调晒太阳这个环节。而我们再看看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旗下的厨邦酱油的介绍,海天味业坚持3-9月的阳光酿晒。厨邦酱油的广告词是晒足180天,都强调了晒太阳。

千禾味业这种差异化的产品定位,砖头君还是认可的。

02 品牌和销售渠道

公司千禾酱油、千禾食醋和恒泰焦糖色产品是四川省名牌产品,销售渠道上立足西南地区拓展全国市场,目前是一家区域性的调味品企业。2017年度西南地区的营收占比为57.72%,公司上市后,也开始在全国进行布局。

要想提高产品知名度,除了产品品质外,就要多打广告,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从2018年半年报来看,公司促销及广告宣传费0.23亿,同比2017年上半年下降18%,而同期公司营收只下降了0.33%。2017年度促销及广告宣传费0.53亿,同比2016年度下降7%,而同期公司营收增长23%。

而行业龙头海天味业,2017年度促销及广告宣传费8.47亿,同比增长42%,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7%。相比海天味业,千禾味业在打广告的动力上还是有点差距。

03 典型的家族企业

据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1-1-85 ,上市初期,第一大股东伍超群、第二大股东伍建勇、第四大股东的普通合伙人伍学明、第七大股东潘华军存在亲属关系,直接或者间接分别持有公司44.34%、13.03%、2.12%、1%的公司股份,合计持有公司60.49%,这几大股东存在亲属关系,这是公司刚上市时的情况。

直至今日,相关股权结构没有大的变化。简单说,公司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最大的风险是公司治理,这个在投资的时候需要慎重考虑。作为小股东,很难监督公司的管理,只能寄望于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的人品啦。

04 竞争分析

之前砖头君在分析海天味业的时候,就介绍过消费升级会带来酱油行业产品升级,高附加值的产品将越来越多,品牌企业进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问题在于,千禾味业算品牌企业吗?目前只能算是西南地区、区域性的品牌企业。

在高端市场面临日本酱油企业的竞争,中高端市场李锦记和海天味业实力强劲,千禾味业作为定位中高端产品的企业,如何才能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目前看,差异化的产品定位是可以的,但是广告宣传方面似乎不足。

千禾味业以2016年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募集资金3.68亿元用来扩大产能和增加销售渠道。2018年6月20日,公司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3.56亿,用于年产 25 万吨 酿造酱油、食醋生产线扩建项目。可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71%,而同期海天味业的营收增长为17.06%,千禾味业作为小公司的高成长性没有体现出来。

一方面,千禾味业募集资金扩大产能,另一方面,公司2018年前三季的营收增速却不如行业龙头海天味业,公司的广告投入还在减少。千禾味业想要成为后起之秀,目前看,还有较大距离。


注:

1、文中阐述的观点及案例,仅用于研究探讨,不作买卖推荐股票的依据。

2、撰写此文,既是爱好,也是自己的知识梳理。欢迎各位专业人士前来纠错斧正,也欢迎各位读者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