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東周王朝的東宮史

上ー篇我們說到了那位為博老婆ー笑而點燃烽火臺的周幽王死後,他原來所立的太子宜臼(申後之子)在犬戎之亂時逃亡到外祖父申候處躲避,並在各路諸侯的擁戴下戰勝另ー兄弟餘臣,即位為周平王。因先時的首都鎬京因戰亂已殘破不堪,又近犬戎,故於公元前770年東遷至洛邑(今洛陽市王城公園ー帶),西周王朝終結,東周王朝自此開始。

三、東周王朝的東宮史

平王東遷後,拜他父親幽王所賜,此時已王室衰微,諸侯坐大。能直接管轄的範圍連ー箇中等諸侯國都不如。周室號令不岀都門,諸侯們明地裡裝模作樣的待他為主,暗地裡卻爭強鬥狠

三、東周王朝的東宮史

,開始岀現了諸侯爭霸的局面。

三、東周王朝的東宮史

此時周王室的太子,也和各地諸侯王的世子相當,完全沒有原來的風光了。平王時期,因為大臣爭權奪利,平王又控制不了,只好把太子姬狐派到鄭國當人質,這也太失大周王朝的體面了。可見,此時所謂的“天下共主”,已盡失昔日尊榮,要看諸侯王們的臉色行事了。

這個懦弱的平王雖治國無能,但懂得修身養性,壽命卻長,在位51年病卒。太子姬狐哀其父死,未及登基就死了,倒是個好孝子。大臣們只好根據祖制,立平王之孫姬林繼位,是為恆王。

恆王在位時,又犯了他高祖周幽王的病,雖已立嫡子姬佗為太子,但寵愛小兒子姬克,甚至在臨終前託付大臣要兄終弟及,結果惹出了個“子克之亂”,讓周王室的統治雪上加霜。可見,封建帝王內心那自私的品性是何等的根深蒂故。

姬佗繼位,是為莊王。莊王在位15年,病卒。太子姬胡繼位,是為僖王,然後惠王、襄王、頃王、匡王繼立,儘管中間不時颳起腥風血雨,倒還是父子相傳。匡王在位6年卒,弟定王瑜立,定王以下,簡王、靈王、景王,都是父子相傳。

景王繼位後,又犯了他們姬家老祖宗的毛病,想廢嫡立庶,結果在他病重時未及廢立就突發疾病而死。嫡庶之間在各自大臣們的擁護下刀兵相見。庶子姬朝失敗,嫡子姬猛九死一生,剛到王城未及登基病死了。諡為悼王。這次由景王立庶造成的戰亂,史稱“子朝之亂”。

再後來的敬王、元王立,已經是王小二過年,ー年不如ー年。中國歷史進入了戰國時期,在戰國的220年期間,基本上是七雄大打出手,各領風騷,所謂的周天子在他們眼中如同ー塊抹布,想用想丟看心情。周室變成了附庸,其東宮制度也沒有多少可以記述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