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家族史,胎盤幹細胞能存儲麼?

答案是,能存儲,而且更應該存儲。

為什麼這麼說呢?

有糖尿病家族史,未來孩子和孩子的家人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更高。而幹細胞,尤其是胎盤中提取的間充質幹細胞,對糖尿病有治療作用。將胎盤幹細胞分離並儲存起來,未來可以用於糖尿病的治療。

有糖尿病家族史,胎盤幹細胞能存儲麼?

然而,你可能會問,幹細胞不是會攜帶糖尿病基因麼?還能用於治療糖尿病麼?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除非是胎兒一出生就患有糖尿病,否則胎盤中的幹細胞就沒有攜帶糖尿病基因,攜帶的僅僅是糖尿病易感基因

什麼是糖尿病易感基因呢?

攜帶糖尿病易感基因,只說明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比不攜帶糖尿病易感基因的人大,並不代表一定會患糖尿病。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每個人都攜帶有不同疾病的易感基因。腫瘤、高血壓、心臟病、紅斑狼瘡,甚至感冒都有易感基因。然而,攜帶易感基因並不代表就會發病。

那麼,易感基因在人患病風險中所佔的比重有多大呢?

疾病種類不同,所佔比重有所不同。一般來講,是否最終會發病,易感基因所佔的比重大概在10-15%。(《基因與疾病》)

有糖尿病家族史,胎盤幹細胞能存儲麼?

從內因和外因的理論來講,幾乎所有的疾病都是基因(內因)和環境(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在這裡,環境指的不僅僅是我們生活中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也包括我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後天環境在疾病是否發生中佔了更大比重,約85-90%。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改革開放之前,人們食物匱乏,極少有人患糖尿病。

1980年進行的首次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的糖尿病發病率僅僅是0.67%。

2010年的調查顯示,我國的糖尿病發病率是在9.7%,如果加上糖化血紅蛋白大於6.5%的這些人群,我國總的糖尿病發病率是11.7%。《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

難道糖尿病易感基因是最近幾十年才出現的麼?

基因的變化不可能這麼快,以前的人們肯定也攜帶糖尿病易感基因。之所以沒有患糖尿病,是因為食物匱乏,沒有發生糖尿病的環境和條件。

當我們剛剛出生時,我們的基因是原始和純淨的。雖然有可能攜帶糖尿病易感基因,但如果沒有經過長達幾十年的飲食和生活環境刺激,就不會轉變為糖尿病。

因此,只要在懷孕過程中孩子發育正常,胎盤的結構和功能也正常,從中提取幹細胞的功能和活性就是良好的,未來對糖尿病也一定能發揮治療作用。

妊娠期糖尿病的胎盤幹細胞能儲存麼?下篇科普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