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陪讀:當“國學”與“育兒”放在一起時,所能產生的奇妙效果

每日陪讀:當“國學”與“育兒”放在一起時,所能產生的奇妙效果

國學的迷人魅力

奶爸最近開始關注國學,只因在日常生活中,國學這一元素出現在視野中的頻次,上升了不少。從古裝劇到小說,再到現在很常見的古詩詞比賽等,無不在向我們展現著我們中國國學的迷人魅力。還記得有一個節目,就是以古詩詞為核心的一檔節目。在寶媽懷孕期間,這一檔節目作為大寶的胎教內容之一,整整看了好幾遍。而且隨著大寶年齡的增長,差不多需要進行早教教育了,國學,更是因此而進入奶爸的早教課題名單之中。

每日陪讀:當“國學”與“育兒”放在一起時,所能產生的奇妙效果

“國學”是什麼?

但是,什麼是國學?相信很多的家長對於國學,並未真正的瞭解過。國學一詞,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但是古代和現代卻有不同的意思。古時“國學”特指由官方設立及管理的高等院校,可以理解為“國立學校”,每一個朝代的主流文化、學術體系,都是對於國學內容的補充。而現代的“國學”,則應是統指以日常可見的中華傳統思想文化學術、表達傳遞古代傳統社會中的三觀、國家及藝術特徵。

每日陪讀:當“國學”與“育兒”放在一起時,所能產生的奇妙效果

有文化和沒文化的區別

奶爸為什麼會決定以國學書籍為小孩子的啟蒙讀物呢?借用一個國學大師的話:“國學擁有喚醒文化自覺、自信、文化認同感,提高道德水平和個人文化素養等作用。”另外一方面,則是日常生活中給奶爸的提醒。比如,系統學習過國學的孩子跟沒系統學習過國學的孩子,對待海邊秋日落日美景的不同反應。可能一個是:“啊,我去,好美”,另外卻是“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孰高孰低,相信一眼就能看出來。

每日陪讀:當“國學”與“育兒”放在一起時,所能產生的奇妙效果

追源的過程

將國學定位為孩子未來人生的核心知識基礎,是一個追源的行為。而國學的持續學習,更是讓文化的因子融入到孩子生活、生命之中,讓傳統文化的美和孩子的創新融為一處。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在近幾年,深切的體會到現代應試教育出現的改變,更感受到傳統文化那難得的生命力及和現代文化融合後迸發而出的奇異魅力。在這一個遍地都是大學生,遍地都是“文化人”的時代。缺少的卻是真正懂知識和真正深入鑽研的人。

每日陪讀:當“國學”與“育兒”放在一起時,所能產生的奇妙效果

不忘本,不忘初心

教育孩子國學,更多的是一個教育孩子追源,不忘本,不忘初心的過程。也是教育孩子,在學習國學時,對自身的完善,對這一個中國歷史、文化歷程的解讀和理解。學習國學,不是單看書、讀書就足夠,更需要學習的,是國學中蘊含的精神力量。奶爸認為學習國學就是一個追源的過程,其實就是因為身為中國人學習國學,就是對本源文化的瞭解、認同、堅守的一個過程。而大人教育孩子的同時,其實也是在自我學習、自我深化的過程。

每日陪讀:當“國學”與“育兒”放在一起時,所能產生的奇妙效果

每日陪讀:和孩子一起讀“國學”

在接下去的日子裡,作者將和大家一起在育兒中瞭解國學,瞭解我們自己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