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精華是什麼?

風捲大地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當厚德載物"。就這一句是《易經》的精華。你把它理解透了、悟透了,那麼朝聞道夕死足矣。

物競天擇,適則生存。是叢林法則、也是宇宙鐵律。

"天",指日月星辰,泛指宇宙天體,也指天地自然永恆運動變化萬千的物質現象。君子當然指人,而且應該是"自強不息\

資料完善度低


《易經》的精華,是它所隱含的人生智慧。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易經》研判形勢,對重大問題、重大事情作出符合形勢發展變化的決策,自覺應對之,避免盲目性。

《易經》即《周易》,《周易》即《易經》,但有時《易經》也專指《周易》中同“傳”文相對應的“經”文即卦爻辭。

問題:《易經》的精華是什麼?

這裡所說《易經》,我想應該是《易經》的整體而非“專指”。所以我下面統一使用《周易》的名稱。

《周易》也簡稱《易》,古代占筮用書,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且有“五經易為首”之說。(五經指《易》、《尚書》、《詩》、《禮》、《春秋》)

關於《周易》的作者和寫作年代,歷來眾說紛紜,但今人根據它所反映的史實、表現的思想以及語言特點等分析,多認為是西周末年卜筮官員根據舊筮辭編撰而成。

《周易》分“經”、“傳”兩部分。“經”的內容主要就是人們常說的八卦。八卦兩兩相覆得六十四卦。每卦包括卦畫、標題、卦辭、爻辭。其中爻辭是各卦內容的主要部分。“傳”的內容是解釋“經”文的著作,共十篇,猶如“經”文的羽翼,故命之為“十翼”。其中的《繫辭傳》全面系統地說明了“易”的產生、原理、意義及易卦佔法等。

《周易》內涵豐富多義,內容包羅萬象。可以說中國人的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等都起源於此書。

有專家學者提出了綜觀《周易》全書有三大理論、三大法則和三大原則。

三大理論:一是陰陽對立統一;二是五行相生相剋;三是“天人合一”。

三大法則:一是理,即易理、哲理;二是象,即用卦象、爻象表示萬事萬物的特徵;三是數,即自然、社會中的數理,通過研究它的發展變化預測萬事萬物的因果關係。

三大原則:一是簡易,指宇宙萬物原本簡易平凡;二是不易,指宇宙萬物自有其遵循的必然規律,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三是變易,指宇宙萬物的發展變化和自我否定。

學習《周易》,我的理解:《周易》的精華,是它所隱含的人生智慧。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周易》研判形勢,對重大問題、重大事情作出符合形勢發展變化的決策,自覺應對之,避免盲目性。


一眼千年58


《易經》中的核心內容,講的是理、象、數、佔。從形式和方法上,好象是專論的陰陽八卦的內容。但實際上,它所論述的核心是運用“一分為二”對立與統一的宇宙觀,揭示宇宙間事物發展,與變化的自然規律。

《易經》中的乾坤二卦代表天與地,《易經》中的八卦包羅萬象,也就是宇宙間的萬物無所不包。《易經》的最高境界即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維模式,這些就是《易經》哲學思想體系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踏遍青山RWL


有能解此圖的嗎?



天地一沙鷗826


《易經》的精華是陰陽辯證論。也就是說,凡事不宜太旺盛!盛則衰之始也!《乾》卦上九爻日,“上九,亢龍有悔!又講,凡卦爻,須得位。陽爻陽位,陰爻陰位。名曰得位,吉!如陰爻陽位,陽爻陰位。名曰失位。兇!故《鼎》卦,九四曰“鼎折足,覆公束。兇!”言陽乘陰位也!又勸人建功立業,如《乾》卦,辭言“乾元亨利貞"孔子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辭曰,“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孔子解卦,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得載物”!其中理論多矣,粗言幾句,同志者賞之!





靈虛子道人


《易經的精華》就是(立求)通過爻變達到,天,地,人,中和。

但是古人很聰明提出(立求)中和而不是中和。



驕龍


易經的精華可以濃縮為八個字:天道忌滿,人道忌全


老先生解八字


孔子說《詩》言志,那麼《易經》的精華就是哲思。

哲思一詞語出[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澄鍳博映,哲思惟文,淪心眾妙,洞志靈源。”哲思的意思是文章充滿思辨色彩,耐人品讀。

用今天的話來說,《易經》能夠立足於陰陽兩面,對世界(天地人)做出辨證思考。

《論語》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於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孔子說:“我有知識嗎?其實沒有知識。有一個鄉下人問我,我對他談的問題本來一點也不知道。我只是從問題的兩端去問,這樣對這個的問題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由此看來孔子是最善於哲思的人,從問題的兩端入手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找到答案。《論語》中不乏哲思,而最富於哲思的古籍中鄙人認為非《易經》莫屬。

“一陰一陽之謂之道",這就是《易經》最本質的哲思。

《易經》以乾坤開篇,意味著易學就是研究世界的對待統一與對立統一。

陰陽相生的一面稱對待統一,陰陽相剋的一面稱對立統一。

從卦象上解讀《易經》,有一種說法叫“綜卦"。綜卦,又叫做反卦和覆卦。是指把一卦顛倒過來所得的卦,也叫反卦。有人說這是換位思考,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從對待對立對比的兩端來把握問題主旨。這實際上也是對待統一在卦象中的反映。

綜卦是相對的,全部六十四卦中,除了乾、坤、離、坎、頤、中孚、大過、小過八個卦以外,其他的卦都有綜卦。

《易經》中還有一種錯卦,是指將一個卦的六爻全部變為相反的爻所形成的卦,即陰爻變陽爻,陽爻變陰爻,如天地否卦(本卦)從初爻到六爻全變,則得到地天泰卦(錯卦)。是對立統一在爻象中的反映。

易學中的哲思也存在於在卦辭中,如泰卦辭:小往大來,吉,亨。小指陰爻,大指陽爻,意思是三個陰爻離開內卦跑到了外部,三個陽爻回到內部來到內卦,形成地天泰卦,這是六十四卦中吉利通泰的卦。

易學的哲思也存在於爻辭中,如否卦六二爻:“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大人指君子,聖賢之士。大人被小人包圍,小人得志,君子也有走否運的時候。世界永遠處於陰長陽消與陽長陰消的變化之中。

易學哲思教會我們認識世界的方法,《易經》繫辭傳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昇華為哲學即一分為二地看問題。”1957年毛澤東在《黨內團結的辯證方法》中明確指出:“一分為二,這是個普遍的現象,這就是辯證法。"哲思也指辨證思維,其成果即辨證思想。

《易經》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指哲學,但在後世的運用中不斷煥發出年輕的哲思。


劉懿壬



張永科38


天下萬事萬物都是矛盾、對立、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