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說孩子越頂嘴?可能你用錯了溝通方法!親子溝通避坑指南來了!

下面這些話,你平時是不是常跟孩子說?

“你天天早上遲到,就是晚上睡得太晚了!”

“你本來數學基礎就差,要多做練習題。”

“你看小明多乖,你太淘氣了!”

“你吃這麼多糖,早晚要長蛀牙!”

“怎麼半個小時就寫了這幾個字?你這是在浪費時間!”


注意了哦,假如你中了其中3條以上,很有可能孩子不願意跟你溝通的種子就已經埋下了!隨著孩子長大,交流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困難。那麼到底怎麼溝通,孩子才不會牴觸呢?

小E今天請來了有經驗的二娃媽媽Tracy,她在不同的國家的工作生活經歷讓她對東西方教育方式有較深入的瞭解,對兒童和青少年成長教育也有著自己的理解思考。面對這個日常非常容易忽略的親子溝通方式問題,Tracy將給爸爸媽媽一些實用的建議!


為什麼很多溝通是無效的?

上面舉的那些例子,到底問題出在哪兒呢?其實,這些並不是對事實的陳述,而是主觀的評判。我們常常會忽略事實和判斷(觀點)的區別,在日常的對話中往往主觀先行,而不講事實只講評判的方式,別說孩子,連大人都比較不容易接受。

什麼意思呢?來舉幾個例子——

假如你的老闆對你說:“你最近工作太不認真了!” 和說:“你這一週已經是第三次出現錯誤了。” 哪個更容易讓你接受呢?

沒錯,前一句是對你的評判,而後一句說的是事實,也更容易讓人接受。而家長跟孩子經常說的話,很多時候也可以換一種方式,比如:

今天很冷,你穿太少了!【判斷】
vs. 今天最低零下3度,你只穿一件毛衣是不夠的。【事實】你太挑食,所以長不高。【判斷】vs. 你要多吃不同的食物,營養均衡,身體才會更健康。【事實】小明學習比你認真。【判斷】vs. 小明花在功課上的時間比你多。【事實】

如果說家長日常與成人溝通時還能保持客觀的態度,跟熊孩子溝通往往會被情緒帶走,衝口而出的大多數是判斷和觀點。

一個有效的溝通,首先不能混淆事實和主觀判斷。一個好的溝通,應該儘量陳述事實,少下判斷。


越說孩子越頂嘴?可能你用錯了溝通方法!親子溝通避坑指南來了!

少下判斷的溝通是什麼樣?

我們再回到最初的那幾個例子。讓我們換一種說法,看看聽到這些話的你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 你這個星期有三天遲到了。我發現每次都是頭一天都比平時睡得更晚。如果不想再遲到,你要按時睡覺哦。

◆ 多做數學練習題會幫助你鞏固學過的知識,也對提高你的數學基礎有幫助。

◆ 小明會比較積極地聽取爸爸媽媽給他的建議,你要不要也試試看?

◆ 上次牙醫告訴我們,吃糖不能無節制,否則容易長蛀牙。你要控制自己喔。

◆ 今天你的作業比平時做得慢,如果你不抓緊就耽誤看卡通片的時間了。


發現沒有?如果家長能夠儘量多講事實,少用主觀情緒,反而更容易說清楚自己的訴求。

越說孩子越頂嘴?可能你用錯了溝通方法!親子溝通避坑指南來了!

我女兒前幾天跟我說要一個iPhone手機,理由是班裡有兩個孩子家長給他們買了,所以自己也想要。我可以跟她說:“你才上小學二年級,要手機有什麼用?你小小年紀為什麼要跟別的孩子攀比!” 我也可以說:

“ 我們不可能得到世界上所有的東西。

你現在有的東西很多孩子都沒有,所以別人有的東西你也不一定都能得到。

我不會因為你的朋友有什麼就給你也買什麼,除非你告訴我你真正需要它的原因。”

我選擇了第二種方式,而女兒非常接受我的說法。她說自己還沒有想好真正需要的原因,所以她要再想想。

用這樣的方法說,孩子才會聽

那麼溝通是否有可以遵循的技巧和原則呢?我們可以藉助歐美家長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你需要記住以下四步:

Observation 觀察 | 正如上面所說,先擺出你所聽到或看到的事實;

Feelings 感受 | 基於你發現的事實,來表達你的直觀感受;

Needs 需要 | 提出你想要什麼;

Requests 要求 | 說出你希望對方怎麼做。


我們來假定一個場景試試看。當一個孩子玩電子遊戲超過規定時間卻還在玩,爸爸媽媽家長該如何跟孩子溝通讓孩子停止玩遊戲呢?

越說孩子越頂嘴?可能你用錯了溝通方法!親子溝通避坑指南來了!

(Observation觀察)還在玩遊戲呢?你記得你說過到了8:30就不玩了嗎?

(Feelings感受)媽媽覺得你玩遊戲的時間有點太久了,而且你答應媽媽的事情沒有做到,媽媽會不開心誒。

(Needs需要)想玩遊戲媽媽也能理解,不過你今天的作業還沒完成,媽媽希望你能言出必行,說到做到哦!

(Requests要求)要不你再玩十分鐘去寫作業,或者你現在立即去寫作業,寫完了之後出來玩半小時,怎麼樣?

Get到精髓了嗎?

這樣的溝通方法其實不僅適用於家長和孩子,同時也適用於平時和他人的相處。當然大家也要記得:方法不會是唯一的,找到能夠

讓彼此都舒服且適應的溝通方式才便於建立更融洽的關係。

抱著尊重,理解,和真誠,相信大家一定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溝通方式!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歡迎大家分享給更多的家長。各位爸爸媽媽有沒有什麼跟孩子溝通的好方法呢?歡迎來文章下方留言告訴小E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