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年廢紙供需測算

導語:國廢價格2018下半年開始震盪下行,削弱了市場信心,那麼,2019年國廢價格將繼續下行還是有上漲空間?

2018年國廢為什麼處於下行通道?

國廢價格2018下半年開始震盪下行。2018年,國產廢紙價格可分為兩個階段:(1)年初至五月,價格震盪上行;(2)五月到年底,價格一路下行。

我們認為,2018年年初價格走高有兩方面原因:(1)春節過後,紙廠新開工增加了原材料需求;(2)3月份《進口廢紙環境保護管理規定》正式開始實行,政策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國廢價格走高。但是,五月份開始,由於今年外廢審批節奏控制較好,加上下游需求乏力,國廢價格一路走低。

2019-2021年廢紙供需測算

供給端:2018年外廢進口審批頻次增加,全年總量下降,但是分佈更合理,年底仍然有剩餘配額,緩解了市場恐慌情緒。

我國外廢進口政策逐步收緊,2018年3月1日起,我國正式開始執行廢紙進口新規,進口廢紙含雜率需低於0.5%,因此供給端略有收縮。

2017年累計審批外廢進口2806.88萬噸,但是第一批佔比高達93%,下半年開始幾乎沒有新增進口配額,導致2017年下半年備貨旺季國廢價格大漲。2018年共有外廢配額26個批次,均勻分佈於全年,供應有序。

需求端:下游包裝紙行業發展穩定,需求增量有限。2015-2017年廢紙消費量分別為7774萬噸、7813萬噸、7896萬噸,增速分別為0.5%和1%,可見需求量比較穩定,增長空間較為有限。

從消費品社會零售總額來看,以服裝、通訊器材、家電音像為例,2017年零售額8397.50億元、3291.60億元、7757.00億元,增速分別為6.29%、7.42%、9.17%,從歷史增速來看,2017年增速已經有所放緩。2018年1-11月服裝、通訊器材、家電音像銷售額分別是7054.10萬元、3280.10萬元、6843.20萬元,按照往年12月的銷售情況看來,預計2018年的銷售額與2017年基本持平甚至略有下滑。下游增速的放緩,使得包裝紙需求趨於穩定,市場空間有限,需求疲弱也是下半年國廢價格持續走低的原因。

2019-2021年廢紙供需測算

2019年外廢進口持續收緊,國廢價格中樞有上移空間

1.供給端:外廢進口量將持續減少

進口政策將繼續收緊,到2020年將全面禁止外廢進口。2017年,外廢審批額度為2806.88萬噸,2018年外廢審批額度為1815.54萬噸,環比下跌35%。預計2019-2020年外廢審批和進口量將繼續大幅下滑,預計2019年進口廢紙審批額度在1000萬噸左右。

國產廢紙增量有限,回收率短期率難以大幅提升。目前全球廢紙總回收量在2.5億噸左右,增速緩慢且穩定。中國和美國是廢紙主要出產國,佔比均在20%左右,回收量約5000萬噸,但是我國廢紙需求較大,且回收率水平較低,因此全部用於自用,缺口在1/3左右。為填補外廢收縮的缺口,需要通過提升國產廢紙回收率來實現。

我國廢紙回收率提升空間較大,但是難以短期內快速提升。目前我國廢紙回收率約50%,明顯低於歐美國家70%以上的回收水平。由於我國廢紙回收體系不健全,行業極度分散,因此回收率難以在短期內得到快速提升。未來兩年外廢進口量大幅下降,但是國內增量有限,回收量提升難以彌補外廢減少帶來的缺口,供給整體將有所減少。

2.需求端:增量有限,市場格局穩定

根據中國造紙工業年度報告,2017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企業約2800家,全國紙及紙板生產量11130萬噸,較上年增長2.53%。消費量10897萬噸,較上年增長4.59%,人均年消費量為78千克(13.90億人)。其中,2017年包裝紙消費量約7800萬噸,增速不到1%。由於電商等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包裝紙行業發展已經比較成熟,增量有限。

3.2019-2021年廢紙供需測算

需求端:我們預計,未來三年廢紙需求的複合增幅在0.5%~1%之間,因此預計2019-2021年新增消費量約為55萬噸、55萬噸、60萬噸。

供給端:目前回收量5000萬噸,預計回收率將按每年0.5%提升,2019-2021年回收增量為150萬噸、155萬噸、160萬噸。進口廢紙方面,預計2018年在1800萬噸左右,2019-2021年進口廢紙為1000萬噸、500萬噸和0。

經測算,預計2019-2021年廢紙的供給缺口分別為705萬噸、400萬噸、400萬噸。因此,2019年外廢供給將大幅減少,原材料供需偏緊,國廢價格中樞仍然有望上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