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回來 我不敢老”

怎樣的執著,讓她風餐露宿,萬里跋涉不懈找尋,而人這短短的一生,又有多少個16年可以用來等待?

“你不回來 我不敢老”


在整形外科工作了三十多年,除了搞科研,做手術,不斷去改進技術,我也熱衷於做慈善,特別是喜歡動員社會各界的力量去幫助那些經濟困難的患者,給他們免費做手術,久而久之,在公益慈善領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你不回來 我不敢老”

日前,我接到一位熱衷於慈善活動的朋友的電話,他說:"教授,能不能免費幫一位患者做一臺手術?"

我問他:"是什麼樣的手術?"

"教授,是除皺手術"。

他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我以往做慈善,免費手術,幫助的全部是病人,怎麼冒出一個美容顧客來,我們醫生們甚至不把做美容手術的人當作患者,我們稱他們為求美者。

“你不回來 我不敢老”

我歷來覺得雖然人人愛美,但美容手術並不屬於基本醫療的範疇,雖然不是富人的"專利",但起碼是吃飽穿暖之後才會去考慮的事。

一個人通過慈善機構找我做美容手術,必然有緣由。

果不其然,朋友告訴我,這位求美者,是想通過做美容手術來找回丟失了十六年的兒子。

“你不回來 我不敢老”

"兒子離家十六年了,不論他在哪裡,我希望他看到我這張臉的第一眼,能夠記起,我是他的媽媽。"見到我的時候,這位李女士親口告訴我她做美容手術的動機。

“你不回來 我不敢老”

十六年前,李女士的兒子因為喜歡唱歌,隻身到北京做歌手,和很多北漂的孩子一樣,他懷揣著夢想來到了這個在他眼裡到處都是機會的大都市,想借北京這個大舞臺,實現自己做歌唱家的夢想。

“你不回來 我不敢老”

然而,通往理想的路常常不會一片坦途,相反是佈滿荊棘的。這個大男孩並沒有被北京的歌唱舞臺所接受,為了謀生,他不得不做流浪歌手,通過在北京的街頭唱歌來賺取微薄的生活費。

“你不回來 我不敢老”

有一天他給母親打完一個電話之後,從此就杳無音信。到現在也沒有人知道,16年前,他為什麼要和家裡斷絕聯繫,消失在這茫茫人海里。

李女士和全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愛自己的兒子,心疼自己的兒子,自從兒子斷了聯繫,她就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自己的孩子,更是從此就開始了16年漫長尋找的艱辛路程。

中間的故事我不想細數,但僅用一串數字你就可以知道她找兒子的艱辛:16年,30個城市,617張火車票,76000餘公里,9200份尋人啟事...

這些年來,為了找到兒子,李女士她走遍了全中國,更走遍了北京的每一條街巷和衚衕。有時坐火車,有時坐汽車,更多的時候是靠步行。

她的努力感動了很多人,央視的主持人倪萍和節目組的人瞭解情況後,為了幫助這位可憐的母親找到失散十六年的兒子,在央視公益節目《等著我》中,專門為李女士做了一期。

“你不回來 我不敢老”

節目播出後,引來了不少新線索,這位母親重新燃起了希望。不過,她又萌生了一個新想法,那就是16年的滄桑已經讓她的滿臉佈滿了溝溝壑壑,特別是流不完的眼淚讓她的眼睛周圍佈滿了皺紋。萬一哪天真找到孩子,孩子會不會認不出自己了呢?

所以,她竟然和很多愛美的女士一樣,在網上做足了功課,她知道全中國做眼睛整形最有名的醫生邢新教授和我在一起工作,便託人來找我。

“你不回來 我不敢老”

實際上,我們醫院面部年輕化做得好的醫生不止邢新教授一個人,楊大平教授、陳萬芳主任、夏文華主任都是面部年輕化領域做得非常出色的專家,我們有一支國內極富盛名的面部年輕化團隊,我們很有信心,可以讓李女士的面容年輕十來歲。

“你不回來 我不敢老”

我將組織全院的專家為這位母親制定一個全面細緻的面部年輕化方案,盡一切可能協助邢新教授所率領的團隊完成她的心願。

“你不回來 我不敢老”

但是找回16年前的容顏不是根本目的,這位母親最大的心願是能讓兒子認出媽媽,母子團聚。但願 "夢之隊"這次的慈善義舉,真的能夠圓了這位母親16年的尋子夢。

“你不回來 我不敢老”

也希望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能夠獻出你們的愛,來一起轉發、傳播這位母親的故事,幫助她儘早實現找到兒子的夙願。

有一種力量,能帶我們穿越苦難;有一種思念,將伴隨我們走遍天涯;有一種恩情,我們終生償還不盡。

那就是母愛。

人人皆生有來處,也應能感同此心,請大家幫幫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