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詐騙58名學生51萬元 錢多用於賭博揮霍

只要交錢,不用上課、考試就能專升本,拿到本科證?有這等好事?前段時間,在青島一所高校就讀的小李,聽說輔導員趙老師有這樣的“本事”,就交了了6200元的“學費”。半年後小李發現情況不對後報警。警方調查發現,包括小李在內共有58名學生被騙,金額共計51萬餘元。

據青島某高校學生小李介紹,他所就讀的高校是一所專科院校,他想給自己的學歷增加點“含金量”,拿到本科證。後來,輔導員趙老師說他可以幫小李弄到本科證,出於對老師的信任,小李就給趙老師轉了6200元錢的“學費”,交錢後,趙老師卻再也沒提過本科證的事情,半年時間過去了,趙老師一直在找各種理由推辭,小李覺得情況不對,於是向即墨公安藍村派出所報案。

派出所接到報案後調查發現,除了小李之外,還有另外57名學生有類似的遭遇,趙某對學生們說:“平時不用上課,就可以拿到大專證,也可以拿到其他學校的本科證。”經調查,趙某共詐騙58名學生、51萬餘元。

警方破案後,將趙某傳喚至派出所,在審訊室裡,民警問道:你把詐騙來的錢幹什麼了?趙某回答:賭博。原來,因為沾染了不良嗜好,趙某詐騙來的錢,大部分已經用於賭博揮霍了。

目前,趙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提醒,招生詐騙的手法當中,犯罪嫌疑人多以“熟人”關係,花錢可以上好大學、好專業或者畢業證等為誘餌,主要有以下幾類詐騙形式:冒充院校招生代理、高校招生人員或有“特殊關係”,明示或者暗示可以幫考生拿到內部指標或計劃外指標,索取指標費。一些中介公司或者個人打著自主招生的幌子來騙取考生和家長的錢財。向家長承諾,自主招生就是學校說了算,只要花錢就可以搞到指標。故意混淆自考、成人高招、網絡教育與普通高校招生的區別,矇騙考生,以自學考試班、網絡教育班等入學通知書矇騙考生及家長,有的甚至偽造高校錄取通知書。

提醒廣大考生及家長不要輕信非正規渠道獲取的招生信息,以防上當受騙,一旦發生此類案件要及時報案。(半島都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