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避免保健食品消費四大誤區

「科普」避免保健食品消费四大误区

「科普」避免保健食品消费四大误区

選購保健食品,警惕四大誤區

誤區一

「科普」避免保健食品消费四大误区

根據廣告選產品。有的消費者看到廣告上宣傳保健食品能預防、治療疾病並改善各種身體不適症狀,還免費供應兩盒,馬上就心動購買,拿到貨之後才發現產品並不免費,效果也不神奇。提醒注意:消費者一定要理性對待廣告宣傳,對一些將產品功效描述得神乎其神的廣告,尤其要慎重。

誤區二

「科普」避免保健食品消费四大误区

看中優惠買得多。花7千多元買蛋白粉的李老太太,就是“看中”了特惠活動,才一次性買了20多罐。提醒注意:一次性買得太多,過了保質期沒有吃完,或由於保存不當,在保質期內就變質了,本想省錢,卻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

誤區三

「科普」避免保健食品消费四大误区

網絡購買入陷阱。某消費者通過網絡購買“某降糖類保健食品”,感覺此產品既便宜、又有很好的效果。但經檢測,購買的是加了西藥成分的假冒保健食品。提醒注意:網上一些非法公司,套用正規保健食品企業的名稱或保健號銷售假冒保健食品,因此,消費者需格外小心。

誤區四

「科普」避免保健食品消费四大误区

以為食品能治病。一些公司故意混淆保健食品與藥品的界限,明示或暗示有治療作用。提醒注意:無論多好的保健食品也不能替代藥物的治療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