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故事:蝸居里的自考追夢人

沿著一條因暴雨變得格外泥濘、坑坑窪窪的碎石路,邁過散落各處的西瓜皮和垃圾,在七拐八繞後,記者終於找到了小黃位於肖家河的住所。

1

樓道狹仄,二樓的樓梯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只用幾排鐵管替代。

這是一間連確切通信地址都沒有的出租屋,一張寫字檯、一把椅子、一張高低床,屋內的傢俱屈指可數:一臺電腦、一臺電扇、一盞燈和一臺飲水機是屋裡所有的電器。

屋角一個磚砌水池不斷溢出下水道潮溼的黴氣。屋裡顯得悶熱,小黃把窗簾撩開,其實離窗戶不到半米的地方就是一堵牆,根本沒有多少陽光能照進這裡。

就在這樣一間不到9平米的蝸居里,小黃的自考生活已有4個年頭。


自考故事:蝸居里的自考追夢人


2

4年前,高考落榜的小黃不想再復讀,經學長介紹,從安徽老家來到北京,上了一陣培訓班後,就退學靠完全自學的方式參加自考。

為給家裡省錢,他幹過不少零工,書桌上一本印有必勝客廣告的日曆就是他做外賣的見證。

那時他一小時跑三四次趟,算上5角錢提成,也只能賺8元。

他還在培訓機構打過工,每天也不過70元,發傳單時還經常被保安攆走。

打工辛苦一點不算什麼,小黃怕的是耽誤學業。為專心做實踐考核報告,他忍痛放棄了所有兼職。

並不富裕的家庭,現在是支持他學業唯一的經濟來源。

每月800元的日常開銷,聽上去不算多,可全部要向家裡伸手,這讓小黃有些汗顏。


自考故事:蝸居里的自考追夢人


3

儘管有自己的蝸居,可小黃一天最主要還是泡在北理工的自習室裡,早上常常8點前到校,每晚趕10點半的末班車回肖家河。

前兩天趕上下大雨,他又錯過了末班車,等輾轉回到家中已是凌晨1點多。

他說,之所以總泡自習室,一是為找學習氣氛,二是能碰到在培訓學校的同學,聊聊天,緩解一下難以排遣的寂寞。

這裡離京郊旅遊勝地百望山不過兩站地,可他從沒去過。小黃平時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有些人覺得看書複習很無聊,可也正是無聊逼得我只能複習看書。”


自考故事:蝸居里的自考追夢人


4

小李是小黃之前的同學,他住在離市區更近的北理工集體宿舍裡,宿舍比小黃這裡大不了多少,住了6個人,一張床鋪每月300元,相當於小黃整間屋子的租金。

幾年來,小黃和小李的自考之路走得都沒有想象的順利,小黃剛剛拿到專科畢業證,本科畢業預計還得小兩年。

小李雖然專、本多數課程都過了,卻被英語(一)這一門課拖了兩年連專科畢業證還沒拿到。

“生活的艱苦,學習的艱辛,寂寞的難耐,這些都沒什麼。最讓人心酸的是,有時付出了很多,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一次考試結束,小黃覺得應該不錯,可成績下來,三門課分別得了57、58、59分。小黃申請複核,成績並沒登錯。

申請複核的事情小李也幹過,“雖然知道成績幾乎不可能有錯,可就是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不復核有點不甘心。”

儘管因為生活拮据,有時小李申請複核的幾十塊錢都要向親戚去借。學業雖然屢屢受挫,小黃和小李卻仍在堅持。

小黃說,以前自己的鄰居中,有不少是像他這樣在出租屋裡學自考的北漂族,有的人順利畢業找到工作離開了,有的人堅持不下去也離開了,現在這裡只剩他自己。


自考故事:蝸居里的自考追夢人


5

學業不知何時能完成,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更是遙遙無期。說起未來,兩個人眼中都閃著夢想的光芒,語氣中雖帶著迷惘,但卻從未想過放棄。

小黃說:“家鄉的人都知道自己去北京唸書了,要是沒混出個人樣就回去了,真是無顏見江東父老啊!”他們心裡清楚,沒完成學業不只是丟人那麼簡單,更對不起辛勤供養他們讀書的父母。

每一次考試前,父母的噓寒問暖小黃都不會忘記,每次考試後,小黃也立馬向父母彙報成績,儘管在北京的開銷不算少,可父母從沒有一句怨言。

雙雙在外打工的小李父母對於他的學習從無二話,只是說:“孩子,學吧,我們供你。”一想到這裡,他們就覺得再沒有什麼困難可以讓他們放棄。


自考故事:蝸居里的自考追夢人


6

小黃的書桌上,厚厚一摞教材中夾著一本小說《士兵突擊》。“做有意義的事情”,小說主人公的這句名言他一直銘記在心。

雖然很多自考同路人找到工作後就不用再參加自考了,可小黃對這些並沒有太多羨慕,他最大的目標仍是先完成學業。

“學了那麼久卻半途而廢,那我學習的意義又在哪裡?而且一個人在北京,除了學習,我找不到更有意義的事可做。”說到這裡,小黃又拉開了窗簾,一抹陽光靜靜照進小屋。

幾平方米的蝸居或許可以暫時安放下小黃、小李這些北漂自考生的青春,而他們夢想與奮鬥的道路,卻依舊向著窗外的世界伸展、延續……


自考故事:蝸居里的自考追夢人


華夏大地教育網

教育部戰略合作伙伴

10G的通關資料包可進QQ群領取:QQ群:77435934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