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正从“另类资产”变成“主流资产”

伴随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监管利好,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会不断成熟完善。同时,私募股权市场规模的扩大、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策略的丰富,将为高净值人群和家族财富拉长投资周期实现财富增值与传承提供保障。

私募股权正从“另类资产”变成“主流资产”

很多人对资产配置是没有概念的,总认为自己钱少,不需要进行什么资产配置。其实资产配置与钱多钱少关系不大,而是要建立一种良好的财富管理观念。

“全球资产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就说过:“做投资决策,最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市场,确定好投资类别。从长远看,大约9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

一、为什么做资产配置?

其实“资产配置”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几千年前,犹太人在《塔木德》一书就写道:“每个人应当把自己的资产分成三个部分,其中1/3 投资于土地,1/3 投资于商业,另外1/3作为现金储备。” 资产配置从这里开始有了原型,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主要是一种投资策略,一般来说,它是以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基础,通过定义并选择各种资产类别,评估资产类别的历史和未来表现,来决定各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以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比。

私募股权正从“另类资产”变成“主流资产”

资产配置的核心是资产种类和具体投资的多元化。其主要目标是基于投资者本身的风险偏好与收益预期,追求更优的投资收益和风险情况,以及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实现更高的回报和更低的风险。简单一句话就是通过将资金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来保证用最少的风险获取最大程度的收益。

国外有很多相关的研究都表明:通过资产配置做投资,投资收益有85%-95%源于配置,而非证券本身的选择和时机选择。

还有些研究甚至认为时机选择和证券选择会减少平均收益率,同时增加收益波动性。因为人的主观因素致使我们未必能踩准每一个点。而资产配置这种被动型的投资反而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就是资产配置分散了投资风险,减少了投资组合的波动性,使资产组合的收益趋于稳定,不会出现一损俱损的情况,比如你有100万,50万投资股票,40万投资房产,剩下的放在货币基金,假设你遇见了股灾,股票损失30万,但是房价一直在上扬,就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弥补你在股票上的亏损。

二、 私募股权正从"另类资产"变成"主流资产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完善,股权投资的退出渠道也随之不断拓宽。

未来宏观政策对私募股权行业仍持续利好,国内股权投资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从2007年至2017年十年间,私募股权投资额从1173.48亿元人民币发展为12万亿元,规模上扩张了将近百倍。

私募股权正从“另类资产”变成“主流资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大类资产走势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美林投资时钟的资产轮动模式,经济周期已难以预测或反应金融周期。

在全球经济分化、资产轮动加速、国内增速放缓、新旧动能转换的宏观背景下,投资回报不断承压,跨周期、主要投资新经济的私募股权资产受到青睐,高净值人群倾向于加大其在资产中的配置比例。

考虑到持续的政策利好和良好的风险收益比,未来国内高净值人群和家族会越来越依靠股权投资,通过拉长投资周期实现家族财富的增值与传承。

三、资产配置的金字塔顶端——私募股权投资

产配置的黄金三原则:

第一个是跨地域国别配置,第二个跨资产类别配置,第三个是超配另类资产。

所谓另类资产,是指不同于传统的股票、债券这类在高流动性市场交易的有价证券大类资产的其他资产,例如对冲基金、私募股权、不动产等等。

其中,作为另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募股权类产品一直是专业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如下优势:

1、风险分散

现代资产配置理论认为,组合中加入的新资产类别与组合的相关性越低,风险分散的效果就越好。

私募股权投资与大多数固收类、权益类资产都有着较低的相关性,可作为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测算私募股权指数、风险投资指数和美国股票指数各类资产之间相关度不高,组合风险分散效果显著。

私募股权正从“另类资产”变成“主流资产”

私募股权还具有显著的抗周期效应,其与经济周期的相关系数为负。私募股权相对于二级市场的超额回报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最为显著,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私募股权的表现可能不及二级市场。

因而,在经济增长乏力、二级市场景气度不足的时候,私募股权资产的配置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2、流动性补偿

私募股权资产的流动性相对于传统资产流动性不佳。流动性是一把双刃剑,流动性欠缺一方面增加了进入和退出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流动性欠缺的资产的溢价更高。长期来看,私募股权投资能产生更为优异的平均回报。

数据显示,全球私募股权基金指数的十年期和二十年期的平均回报达到12%和15%,而同期全球的主要股票指数回报则仅为6%和7%,前者的投资回报率几乎是后者的两倍之多。

3、其他优势

此外,私募股权基金还具有以下三个优点:

一是制度设计优势

跟投制度绑定了投资人和管理人利益,形成极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二是基金管理人品牌优势

其深厚的社会资本,包括多年累积的行业经验、投资经验、投后管理经验、关系网络,可规避投资人因专业性不足带来的投资风险;

三是成本优势

私募股权基金作为一项集合投资工具,降低了股权交易成本,使投资者分享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4、合理的资产配置保障财富增值与传承

近年来,中国居民的财富规模迅速上升。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研究报告,中国个人财富规模在过去十年实现了约20%的年化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预计2021年总规模达到220万亿人民币。

未来在经济"新常态"下,投资环境表现为资产轮动加快、单一资产不确定性增多、投资回报不断承压、以及刚性兑付制度被逐步打破,传统上依赖存款、银行理财、不动产的配置组合有待优化调整。

私募股权正从“另类资产”变成“主流资产”

投资者想获得有吸引力的长期投资回报,就需要在不同大类资产之间进行合理化、分散化配置,扩展有效投资边界。

基于高净值人士资产配置转型需求和私募股权特性,私募股权投资在高净值人群资产组合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伴随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监管利好,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会不断成熟完善。

同时,私募股权市场规模的扩大、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多元化以及投资策略的丰富,将为高净值人群和家族财富拉长投资周期实现财富增值与传承提供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