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神祕消失,至今下落不明的7大寶物,個個價值連城

中國歷史上神秘消失,至今下落不明的5大寶物,個個

1、和氏璧

和氏璧,又稱和氏之璧、荊玉。春秋時期,楚國人在荊山得一玉璞,先後獻給三任楚王,楚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寶玉。因此得名“和氏璧”。和氏璧先後流傳至趙國、秦國。秦亡後不知所蹤。有一種說法是秦始皇將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但無法印證。

中國歷史上神秘消失,至今下落不明的7大寶物,個個價值連城

2、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是丞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鐫刻的皇帝印璽。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秦亡後,歷代統治者皆以持有傳國玉璽作為合法正統的象徵,至後唐亡國時,傳國玉璽神秘失蹤。傳聞傳國玉璽是和氏璧所製成,但由於和氏璧和傳國玉璽均未傳世,所以無法印證。

中國歷史上神秘消失,至今下落不明的7大寶物,個個價值連城

3、北京人頭蓋骨

北京人頭蓋骨,是1929年冬天考古人員在北京周口店所發掘出的60萬年前的完整猿人頭蓋骨。1941年,為躲避日軍踐踏,北京人頭蓋骨隨同美國陸戰隊由秦皇島撤離,但由於受到日軍攻擊,北京人頭蓋骨從此下落不明。

中國歷史上神秘消失,至今下落不明的7大寶物,個個價值連城

4、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由書聖王羲之所作的序文手稿,其造語玲瓏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駢文的精品,也被稱為古今第一的書法作品。蘭亭集序最後一次現世是在唐太宗時期,唐太宗得此瑰寶,命人大量臨摹。唐太宗去世後,蘭亭集序真跡從此消失,傳聞被唐太宗陪葬於昭陵。

中國歷史上神秘消失,至今下落不明的7大寶物,個個價值連城

5、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明朝永樂年間編撰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約3.7億字,彙集古今圖書近八千種。由於永樂大典對收錄書籍未做篡改,保留書籍原始內容,因而對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價值極高。永樂大典共有正副兩套,副本毀於戰火,正本傳聞陪葬於明嘉靖皇帝永陵。

中國歷史上神秘消失,至今下落不明的7大寶物,個個價值連城

6、富春山居圖

我們無法形容書畫真跡在歷史上的重要性,很多人不懂藝術,其實現實生活很庸俗、枯燥,只有藝術可以滋養靈魂,藝術可以磨平人們在俗世的滄桑與稜角,讓內心圓融平靜,讓粗糙的璞玉般堅硬的生活露出雕琢過的溫柔的光芒,讓艱難的生活變得容易。

一個懂得藝術品鑑賞的人,他必然能體會到書畫真跡對靈魂的衝擊,也就知道為什麼中國會拼命在海外尋找書畫真跡,為什麼不惜仿造也要讓書畫完整。

有很多藝術收藏家,因為痴迷於藝術,竟然產生自私的心理,他們不貪財,但比貪財更可怕的是對藝術品的佔有慾。

順治年間,一位叫吳洪裕的收藏家,他是宜興人,他非常喜歡這幅畫,吃飯睡覺都帶著它,他臨死前擔心書畫會流傳到別人手裡,為了完全佔有它,竟將它付之一炬。

好在他的侄子吳靜庵眼明手快,從火裡搶出這幅畫,結果這幅畫就被一分為二,中間一段沒有了,兩邊各一半,一副是《富春山居圖·剩山圖》,一副是《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這兩幅畫後來都在臺灣博物館展出,經過海峽兩岸多年的努力,在2011年這幅畫實行聯合展出,部分還原修復了當初的原貌,這種展示讓我們十分激動。

中國歷史上神秘消失,至今下落不明的7大寶物,個個價值連城

7、圓明園十二生肖人身獸·首銅像

這個神像很奇特,不斷噴水晝夜不息,既符合建築學的原理,也具有藝術品的精緻,連八國聯軍參與搶劫的人看到它都瞠目結舌,包括圓明園建築群,都令他們覺得不可思議,他們一邊讚歎說圓明園是建築學的奇蹟,一邊將它付之一炬。

現在十二生肖人身獸銅像被法國博物館堂而皇之展出,很多被英法搶走的珍貴的字畫已經丟失,而生肖的迴歸之路也無比艱難。對此大家有什麼想法嗎?

中國歷史上神秘消失,至今下落不明的7大寶物,個個價值連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