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解味之作者之谜」系列发布之四:“随园先生”袁枚高度符合作者特征

笔者认为作者应具备: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等等无所不备的经验(王蒙的概括)。具体说应该有以下一些特征或经历:

1,有念明汉且恶金清的思想情绪,即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蔡元培语)。

2,具备一流的综合素养,应该是个大思想家、大散文家、大诗词家、大美食家、大社会学家、大心理学家等等。

3,应该有长期和大量优秀年青女子相处的经历,且经常像书中写的一样吟诗诵词搞诗社、开Party。

「红楼解味之作者之谜」系列发布之四:“随园先生”袁枚高度符合作者特征

4,生活条件相当宽裕,因为组织出版一部百万言小说,需要大量资金的。

5,和当时上流上层社会有较多交集,不然,就不会有后来书的大张旗鼓出版发行。

6,对江宁织造曹家情况非常熟悉一一红楼梦书中大量提及曹家相关词语。

7,具备相当强的组织能力一一从组织传抄,再通过疏通关系出版发行,确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程。

8,有足够时间(寿命)来完成从著书到出书这一浩大工程。

「红楼解味之作者之谜」系列发布之四:“随园先生”袁枚高度符合作者特征

这样一分析,事情就好办了。

那个时期以上特征都具备的,没有第二人了,人选只能是——袁枚(简斋)。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人,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等。

其主要特征:

a,袁枚为官时讥满文为蝌斗,且为官时政绩不裴,甚至出现了“官爱民,民爱官”的气象。要知道,在当时的封建年代,如果没有一颗拳拳的爱国爱民之心,光有能力是做不出这样的成绩的。但他在33岁时却毅然离职,无心仕清。

b,袁枚是同时期少有的集各大家于一身的集大成者 。

c,袁枚广收弟子,女弟子尤众,其中一些女弟子史上有名。

d,袁枚临终时,留下了两亿俩银子,和价值一亿俩的地产。

e,袁枚同当时上层社会过往密切。对此,不少人还颇有微词。钱钟书说他:“子才装点山林,逢迎冠盖,其为人也”。

f,袁枚住的随园,就是当年江南织造曹家的。

g,袁枚能把随园管理的即有声誉又有效益,体现了其超强的组织能力和操控能力。

h,袁枚高寿八十二岁。

除此之外,还有可以印证的蛛丝马迹吗?

有:

1,《红楼梦》曾书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袁枚生活于石头城、金陵。

「红楼解味之作者之谜」系列发布之四:“随园先生”袁枚高度符合作者特征

2,袁枚强烈反“道统”,贾宝玉则是典型的判道者。

3,袁枚力主“性灵”派,宝玉、黛玉则是“性灵”派的坚定实践者

4,秋海崇花妖。《红楼梦》书中有情节,巜随园轶事》有记载。

5,玻璃大镜。《红楼梦》中有描述,袁枚《谢镜诗并序》中也有描写。

6,《红楼梦》中燕窝、鸽子蛋、野鸡、鹿肉等做法在《随园食单》中都能找到。

7,《红楼梦》书中有“山中高士晶莹雪”,《随园诗话》中有“高士群歌《白雪》来”。

8,《红楼梦》书中不经意间经常出现“苏白语”、“吴语”,袁枚则生活于该语使用地南京

9, 袁枚好友——张问陶(船山),张妹夫——高鄂。

10,《红楼梦》书中有骈文的运用,袁枚是同时期骈文八大家之一。

11,《红楼梦》书中有大量年青女子的精彩描写,袁枚在所招诗弟子中,女弟子尤众。

12,《红楼梦》书中众女子办诗社,袁枚和女学生们开诗party。

13,《红楼梦》曾名《金陵十二钗》,袁枚在其文章中多次提到“十二金钗”、“门下女弟子十二人”。

14,《红楼梦》书中有男色情节表述,袁枚也有此好。

15,《红楼梦》书中有梅翰林。《红楼梦》书外有枚翰林。

16,脂砚斋——简斋,大家可以连起来读一读!

17,畸笏叟:“丁壬夏,只剩老朽一枚”,注意“枚”。

18, (四十八回)林黛玉教香菱做诗:“……,若果有了奇句,便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第三十七回 )宝钗说:“我平生最不喜欢限韵,分明有好诗,何苦为韵所缚”?宝玉亦说:“我也最不喜欢限韵。”,还有六十四回中贾宝玉对林黛玉诗的评论等等。黛玉、 宝钗、宝玉,对作诗的观点,完全就是袁枚性灵派的主张:“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随园诗话》卷一.二)。

难道如上这些就能说明袁枚就是《红楼梦》的作者了?


「红楼解味之作者之谜」系列发布之四:“随园先生”袁枚高度符合作者特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