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而思進諫,皇上卻讚賞有加封爵

古時候的進諫,是有著很大危險性的。但有一些忠臣就是不顧自己及家人的安險,敢於直言不諱,這和他們長期受到的儒家思想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在儒家思想當中,忠誠與否是衡量一個大臣的基本標準,而忠心耿耿的表現就體現在能否直言進諫上。

但是直言進諫的後果可就不一定了。也許這位大臣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後果卻不堪設想。這在古代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在進諫的時候一定會得罪有權有勢的大臣,而這些大臣私下裡就會相互打擊和排擠。所以有些大臣在皇上面前是不敢多言的。一方面是考慮到皇上能否聽進去,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要明哲保身。

巴而思進諫,皇上卻讚賞有加封爵

但一個國家總是要有那麼幾個不怕冒犯別人的耿直的大臣,今天說的這位大臣就是非常耿直的一位。

他叫巴而思,字君祥,平陽人。在元十一年,一直都是監察御史。監察御史這個官也是非常大的。他經常利用這個職位抨擊有權的大臣,皇上對他也是沒有辦法,因為這樣一位大臣如果對他進行打擊的話,可能他就會對皇上沒那麼忠心了。而他的性格,又讓他對那些全程沒有辦法容忍。他看不慣那些作威作福的大臣,利用自己的權利胡作非為。於是在上朝的時候,他經常用一些有刺的話來表達自己心中的不滿。後來漸漸的也就沒有了顧及,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我們可以看到,這時候他已經是不太在乎權勢了。

巴而思進諫,皇上卻讚賞有加封爵

不僅不在乎自己的權力和地位,而且對於別人的權力和地位也是不放在心上,沒有忌諱的。試想一下這樣的一位大臣有誰不害怕呢?當然可能別人更多的不是恐懼,而是對他發自內心的仇恨。本來朝廷當中就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不同的勢力,每個人都有著自己該打算,在朝廷不只是要做一個忠心耿耿的大臣,而且要為自己的一家老小考慮周全。因為古時候有很多的事情都牽涉到整個家族。比如一些刑法,就有就連九族的這種法律。其實到了現在。個人的和家庭的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時候一些家庭背景會影響個人的發展,當然一個人犯了錯誤也會影響到整個家族。這在古代看來,是非常正常的事兒。而在古代的大家庭當中,會有很多人,而他們幾乎都住在一起。可以說一個人做官,要養活很多口人,當然,這裡面不只是家人,還有一些在家裡面幹活的人。

巴而思進諫,皇上卻讚賞有加封爵

所以古代人做官,是有著很多負擔的,不像現在工作大多而是一個人的事。即使犯了錯誤也不會牽連那麼多人。

那時巴而思的這種抨擊權貴的行為,在老百姓當中也是很有名的,大家都叫他老虎。意思是非常兇猛,很厲害。

後來他上奏皇上,宰相有二十四條罪。皇上把他召到庭上來,兩個人進行對峙。這樣是很公平的,以防聽信一面之詞。那天巴而思在朝廷上,說了幾條宰相的過錯。大家覺得很有道理。當時到第三條的時候氣色就不對了,非常的難過。皇上說:這是才第三條,看來他的罪已經就不可以饒恕了。

巴而思進諫,皇上卻讚賞有加封爵

宰相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呀,他一聽到我自己被數落了,本該氣也不打一處來,可是面對著這樣一位直臣,他看著巴而思,反而說:巴而思,你說吧,我凡是有悖皇上的旨意的,你都說出來吧。不要替我隱瞞半點。聽到這個朝廷上的大臣都被嚇到了。這宰相是怎麼了今天,不僅沒有生氣,反而這樣講話,看來人家可不是一般的生氣。

往往這種人是非常可怕。隱瞞知己的情感和想法的人,是讓人捉摸不透的。而相對之下,這位忠心耿耿的巴而思就非常的幼稚了,他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展示在大家面前,讓大家對他了如指掌,當然對他的致命缺點和軟肋也一清二楚。

這位宰相是非常聰明的,因為他知道即使在朝廷上和這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對峙,不僅會失去自己在平時建立起來的形象,有失體面,也不會起到什麼作用,因為皇上已經對他已經是有了相要定罪的意思。

巴而思進諫,皇上卻讚賞有加封爵

在這樣的關頭,這位老練的宰相是不會像小孩子一樣和他拼個嘴上死活的。宰相終歸是宰相,他有著很多別人沒有的權利,即使是受到抨擊又能怎樣呢,皇上一天沒有定他的罪,沒有降他的職,他就依然是那個一人之下,萬民之上的宰相。他無須和巴而思大動干戈。

但是巴而思不一樣。他的權利是不如宰相的。在說完那些話之後,他的有一些事情還要受宰相管,這樣就不好辦了。他要靠著宰相理財,大家都替他很擔心。他的太太就很有遠見,就告訴他說:我聽說為國就要忘家,你的弟弟一片忠心,但後來呢,卻沒有好結果,遭遇不測。巴而思聽到這裡,自己就哭了,說:"我萬一被定罪的話,一定會牽連到我的母親吶!"

後來皇上聽說了這件事,嘆道:"這可真是古代的忠義之士啊"。然後來還給他封了官。

巴而思進諫,皇上卻讚賞有加封爵

這位大臣也算是比較幸運的,他不但沒有得到宰相對他的報復。而且皇上聽到他能夠替母親著想,對他給與了肯定,還給他封了官,這樣的事是很少有的。畢竟賢明的君主不多。

做為一名大臣,是該直言進諫,還是應該明哲保身,一直都是大臣之間爭議的話題。我們看一些古代的書,會發現其實進諫沒那麼簡單,不是說幾句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更多的時候,不是進諫的內容,而是進去的人和皇上決定了進諫的結果。這樣看來,進諫可就是一件相當複雜的事情了,裡面有很多的不可預見因素,說不定那句話就得罪了誰的利益,可見,忠心耿耿難做,讒言小人得逞的社會的出現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