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蔡康永說話之道

1.話多就是會聊天嗎?

  有人以為說的多就是會聊天,各種華麗的辭藻,經典名言,歇後語,段子無所不用,然而,這樣堆砌出來的話語,說的人費勁,聽的人覺得更費勁,聽了半天都不知道在講什麼。

蔡康永說:成語“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只是形容一個人話多,並不是形容口才好。

 “話多”不等於“口才好”,甚至等於“口才差,討人厭”。說話要簡明扼要,以免話太多了,掉了一地,還沒人接。

  生活中,話多不會被打,但說了半天說不到點子上,真的會招人煩。真正會說話的人,不在於說得多還是少,關鍵在於說到點子上。

2.適時閉嘴,沉默是金 。

蔡康永說:“沉默是沒問題的,沉默是很正常的”。

  很多人在談話時,害怕冷場,於是就想盡辦法去說話。事實上,真正會說話的人,並不是那些喋喋不休的人,而是那些很自然地說話,很自然地沉默的人。

  古希臘有一句諺語:聰明的人,藉助經驗說話;而更聰明的人,根據經驗不說話。

  很多場景下,我們要剋制自己想說話的慾望,保持沉默。

3.珍惜和你說話時會認輸的人

  蔡康永說:把無謂的勝利丟給對方,懂得認輸的人會說話。

  會說話的人,一定是那個會認輸的人,與其爭個高低先後,讓對方再也不願和你繼續說話,不如大方認輸。

  美國有一位拳王說過,任何拳手都不可能打敗所有的對手,好的拳手知道在恰當的回合認輸。

說話也是一樣。

  在交談中,如果雙方觀點不一致,就有可能發生爭執,這個時候,如果雙方都據理力爭,那麼談話就很難再繼續開展下去。如果有一方主動認輸,就是一種風範,一種姿態,談話也能進行下去。

4.確認過眼神,我說了最美的話

  把別人放在心上,才能把話說到對方心坎裡。把別人放在心上,不代表委屈自己,刻意討好別人。

蔡康永曾在書中寫道:“舒服地做自己,是追求高情商的最重要原因。如果討人喜歡,卻失去自己,那是情商最糟糕的狀況。”

  看一個人情商高不高,就看與他相處的時候你是否覺得舒服,聽他說話心裡暖暖的很舒服。情商高的人自帶人格魅力,走到哪都是受人歡迎的。

  說話是為了和別人相處,語言的存在是為了溝通交流,當我們透過語言,能感受到彼此互相需要的時候,就能說出最美的話。

5.交談不是獎金爭奪戰

  蔡康永在書中講到他的舅舅特別愛聊天,經常說起哪個明星,哪部電影,想不起來名字,這時候舅舅特別需要別人幫忙,幫他補充一下明星或者電影的名字。

  然而,說話的人並不總是需要幫忙的。有時候,說話的人突然被打斷,被搶話,感覺就像送到嘴邊的食物,正要品嚐,突然被人搶走一樣掃興。

  在談話過程中,有人總喜歡打斷對方,著急表達個人觀點,這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也會讓人反感。

在職場,太著急表現自己,不但爭取不到機會,還可能讓自己錯失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